我是找一支曲子的淵源來到這裡的。
所以我在標籤里只加了一個:Ennio.Morricone。
很奇怪以前聽Sarah Brightman的時候,沒有太過留意到這支曲子。也許是她當年唱過的太多歌曲,都被我當做是某歌劇選段的成份,而成為記憶碎片堆放在角落里。一句話就是,它們都神似,我沒法區分它們之間的個性,作為一個涉音樂世界未深的毛頭孩子。
結果多年之後,某一次我轉頻道間,無意中聽到了CCTV音樂頻道里,Katherine Jenkins在臺上高歌一曲,一曲我確信是Sarah唱過的曲子,那一瞬間的我就呆住了。。當時屏幕下的title是中文《幻夢之中》,很快我就找出了它對應的本名《Nella Fantasia》,這塊記憶碎片從雜物堆里重新翻出來了。但它究竟出自哪,是哪部歌劇?哪個選段?
結果,我來到了這裡。
是一部電影配樂。
是,Ennio.Morricone。
1986年,我們的記憶都還是灰白的時候,宮崎駿完成了他繼《風之穀》之後的第二部作品《天空之城》,到現在,關於它的情節我們都已淡忘細節

1,兇惡的奴隸販子羅得利哥
捕獵瓜拉尼族人,和西班牙人做奴隸交易。羅得利哥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2,凱旋回鎮的羅得利哥
當帶著他的獵物回到他所在的鎮上時,在他的那具社區,他是個兇神惡煞的人,小孩和婦人都像躲避瘟神一個避他,他的情人從窗戶處看到他,不是喜悅,而是心事重重。她喜歡上的他的弟弟菲利普。我們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羅得利哥只有在面對自己的弟弟和他的情人時,他的眼中才有些許善良,才有那種人性,才有溫情,才有愛。然而,正是這兩位讓他最珍惜的人背叛了他,讓他唯有的那份人性也給泯滅掉了。而我們也可以看出,在他的情人和他的弟弟眼中,他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情人怕他,他的弟弟也怕他,他們都很清楚羅得利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們都不喜歡這樣的人。所以他的情人選擇更有人情味,更溫馴的弟弟。當羅得利哥從他的情人嘴里知道他們相愛時,他眼里的那份溫情消逝了。
在節日的氣氛中,他顯得是那么孤寂,無聊,而他的弟弟卻和他的情人在一起纏綿,當他預感到有什么事發生時,他去尋找

美國雜志《電影原聲》曾予以這樣評價:“這部配樂作品之于莫里科內,如同尼羅.諾塔之于《教父》,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電影旋律。”無疑,此片氣勢磅礴的攝影與莫里科內優美的管樂演奏,為電影留下不朽的印記。莫里科內這次巧用雙簧管,以這種充實、圓滿、美麗卻又脆弱的配器比喻為傳教士,電影中一曲Gabriel's Oboe,正好以音樂象征宗教、貴氣與文化,表現劇中的傳教士如何把西方文化思想帶入部族。此外,當中還不乏民族色彩濃郁的配器,以音樂加強電影里部落的地理質感。
——《必要的靜默》P84

《教會(The Mission)》:上層建筑決定宗教【第3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