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很短暫,就好像風鈴聲一樣,眨眼間就會消失。
少林寺的方丈是這么勸被弟弟綁架的唐局長。
隨后就閉上了自己的眼睛走了。
之后的劇情就開始了低調沉緩的節奏。
如意飯店里,一群人在吃火鍋,場景有點像是《和平飯店》。
背景音樂是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點也不像是槍戰片一樣熱血沸騰,冷靜的就像是當時的月亮。
隨后周潤發就像是小馬哥一樣開了掛,一把槍就干掉了眾人。
只剩下了反派秦漢挾持著女主吳倩蓮,以為是換角色這種橋段

兩年后小青消失了特異功能,才能跟阿正像普通人那樣擁吻。很諷刺的是,她是被匿藏在少林寺且準備被販賣到花旗國的“國寶”。沒有特異功能的兩年后歸零。來自花旗的阿正撿了個少林的國寶。我也不清楚當時的國際形勢是怎樣,也沒搞懂為何導演一定要將美國、中國、少林(國寶)捆綁在一起?暗示著回歸嗎?
發哥的帥氣mix吳倩蓮的清冷的確很唯美,浪漫就好。再飛一次嗎?

劉鎮偉在編劇、導演、演員等多個領域里頗有建樹,是王家衛的黃金拍檔,是周星馳的主創福星,是香港喜劇電影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提起劉鎮偉的作品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話西游》系列、《東成西就》、《賭圣》,《花旗少林》這部作品可謂是劉鎮偉的滄海遺珠。無論是導演的題材選擇和演員的人物表演和設定上都極具魅力,這些典型和非典型的“跨界”綜合,擦拭出不一樣的煙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典型與非典型的結合,成功與否,眾說紛紜。但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首先來講導演劉鎮偉

1995年,周潤發在拍攝完成影片《和平飯店》之后,也與成龍和李連杰一樣將事業重心轉移到了好萊塢,歷經近3年的波折,他的首部好萊塢作品《替身殺手》上映,最終全球票房3800萬美元。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香港電影已經明顯的開始走下坡路,作為香港電影標桿級別的巨星周潤發一路走來,也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輝煌和沒落。
在1994年,周潤發有兩部影片上映,一部是《賭神2》,一部是《花旗少林》,無獨有偶,這兩部影片周潤發都是有與吳倩蓮合作,更厲害的是兩部影片同時打進了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前十名
以前大部分電影都很粗燥,但也不耽誤導演表達自己的想法。
電影中當發哥住進少林寺那部分有點偏長,讓人覺得跑題。可我覺得那些就是批判中國那一階段的教育,大家都只是很乖的聽話 ,不讓去后山還是后院(給忘了),可為什么不能去,好多人都不知道問,都是惟命是聽,發哥的到來打破了寺院本有的寧靜和循規蹈矩。當方丈打小和尚的時候,發哥的臺詞還是比較銳利的,痛批方丈不就是痛批當時的恪守死板的教育嗎?口里喊的是與時俱進,可沒有一個鏡頭能表達俱進的。
當女主被抓走的那一段落,其實電影開頭有鋪墊的

《花旗少林》鏡頭里的朦朧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