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現在功成名就了,所以特別注重自己的事業。
沒內涵的電影劇本,他不接。
董潤年《被光抓走的人》這個劇本,一下就抓住了黃渤。
后來又找到寧浩商量,于是就有了這部電影。
這不是董潤年、黃渤、寧浩第一次合作了。
上次《心花路放》,就是董編劇,黃渤徐崢主演,寧浩導演。
這次《光》,董是編劇,黃渤主演,寧浩幕后。
《光》這個故事很有趣,講突然有一種奇特的光線,照到地球上。
然后有人被光抓走,憑空消失。
然后人們發現,被抓走的人,80%都是夫妻,或者是男女朋友。
于是

電影用一個奇幻的災難片的開頭,講述了幾個分散又主題一致的故事。一陣光的出現讓一大群人平白無故的消失,大量證據分析全牽往一處,他們身上的共同點是愛情。消失了,活著的人不得不當他們死了,一旦這些人被定義為“為愛犧牲”的殉情符號,那剩下的人就會被視為愛情的棄兒。從劫后余生的竊喜,瞬間變成真愛的絕緣體。憤怒、質疑、反反復復的辯解糾結,人生被否定,靈魂被拷問,這就是余活的人痛苦的根源。
幾段故事,有長有短,品色良莠不齊。青澀懵懂的學生之戀,隱晦躲閃且篇幅寥寥的同性之戀

就是那么一回事,被光帶走的都是正處在愛情中的人,以及仍然相愛的人。電影一開始以新聞的方式,用全球的科學家的理論去闡述被光帶走的就是真愛。但是,后來引發的社會震動效應太大,導致政府出來辟謠,說被光帶走的不一定就是真愛,留下的不一定就是不愛。但是,故事的最后又晦澀的說是不是真愛不那么重要了,是自己作出的無悔選擇就好了。其實,也是這么一個道理,不管是是不是假的,社會都不會允許人們承認,否則社會價值觀和人們的信念就全都崩塌了。
世上很多人談對象、結婚往往不是愛情

到底什么是愛情?
你相信愛情的存在嗎?
電影開篇展現的是一幅渡口的眾生相,老老少少都有,也都是平凡庸常的打扮,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一種生活底層的面目:木訥的、市儈的、平淡的、俗氣的……
這樣的畫面渲染出的情緒和感覺,和愛情毫無關聯。
所以當我看到那段關于“何為愛情”的采訪時,心里產生了一種奇異的尷尬。
愛情似乎總是在一些更美麗鮮亮的地方出席,并且宣布它的篤定。
而當脫下這襲鮮亮的袍子之后,愛情的面目就開始變得模糊,甚至虛假起來。
當然,人是善于在謊言中生存的動物

“被光抓走的人”黃璐新作,那道光的名字,可能叫“情侶去死去死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