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老是要在惡搞電影之后加上一堆標簽,什么批判,什么諷刺,什么自由,什么虛偽。《波拉特》就是哈薩克斯坦版《大話西游》,只不過由美國人杜撰。私以為比《大話西游》好笑一些,但是笑得還是有點不得勁,有點尷尬有點惶恐有點不安。
這電影一點都不安好心,如果只是笑,那這笑因為太低級,而要時時提防屎尿屁帶來的生理不適;如果要證明那堆標簽,于是笑里面也摻進沙子。總之不能放心安笑。盡管我昨天咯咯哼哼了整整一個半小時,但是天知道那到底是不是享受,快樂和享受是兩回事吧。
并且,理性地講,我完全不能認同它要諷刺的東西。本意是說,貌似自由的美國也有很多束縛,比如不能隨地大小便,不能隨便親吻別人,不能隨便說少數族群的壞話,等等,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實際上很虛偽。這樣的論調早就泛濫,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本著深刻嚴肅的酸葡萄精神,大酸特酸。
好在這部電影是美國人自己拍的,這就屬自嘲了,就要算高明了。不過,我們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人民,可別真以為它可笑,值得諷刺了。什么時候我們樂于自嘲

看了《波拉特》。老友幾天前吐血推薦,說笑到笑不動。我身心期待著看了半晌,還是不喜歡。我平素討厭男人留胡子,一條濃密的唇須更是要不得。其次就是大男人犯賤,我不啻于深惡痛絕,尤其是拿下半身的前后說笑。所以這本英國小成本制作的“賤客西游” 實在和我的笑點不對路。捏造一個哈薩克斯坦國家電視臺主播去美國考察,一路上犯賤,屎尿屁橫流。英國人基本是明槍嫖了蘇聯解體后的中亞小國,暗箭直接射了美國政治一臉。我看不上這種奚落,就象我一向是非常討厭英國人嘲弄別國時的尖酸刻薄,完全是島民特有的妄自尊大。文明的進程也許有先后,就象有人跑得快,總有人落后;但誰又賦與誰嘲弄奚落的權利。
和老友說了。她診斷認為我屬于精神潔癖,而且對性笑話天生有心理抵觸。唉,這年頭,誰還沒有個精神方面的疾病呢?這是文明病。

找到傳說中的《波拉特》。沒有三聯忽悠的好,可能主要是因為配的那個俄語發音讓人頭暈。
《波拉特》講的是一個在哈薩克斯坦排名第六的電視臺記者,被派到美國學習人家先進的東西,拍成紀錄片回國放給落后的國人看。帶著制度、科技、文化、習俗等等差異,波拉特提了N多讓美國人或噴飯或尷尬的問題——
在車場,他問銷售人員,你這車要開到多少邁,能撞死一群吉普賽人?
在飯店,他跟服務員套磁,這個房間真不錯啊,一邊說一邊把行李帶中的東西往外掏——包括一只活雞,服務員說:還沒到房間,這是電梯。
在電視節目的直播現場,他告訴主持人,節目開始之前提醒我一下,我要去尿尿。主持人大驚:直播已經開始了!
……
如果你不幸地在街頭也碰到這么個怪人,也很抓狂吧?
如果你更不幸地突然在電影里看到他令人抓狂的提問和你自己真的有在抓狂的表情,或者在某個電影節的星光大道上看到他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英國紳士,你會不會氣到暈倒?
恩

《波拉特》:惡搞紀錄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