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片重點是 jon和訓狗女人的對話:
——You've gotta see this dog for who he is. He's lost his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He's lost his connection to himself.
He's lost his instinct and you're not helping him find it.
——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It's not the dog that's messed up, you're messed up. The dog is the least of your problems.
——你所看到這條狗真正的樣子。他已經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系,甚至與自己的聯系。他失去了本能,你卻沒有幫它找回來。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搗亂的不是你的狗,而是你自己。問題根本不在于你的狗。
不懂為什么這女人能只看狗就懂得其主人的脾氣,不過有時候,很多問題的確是源于自己本身。我們總在強調心態,心態!但是具體怎么操作化這個心態,沒說。真正的好心態不是壓著怒怨不發作,而是自打心里就沒有衍生!暴躁的不只是難訓的devon。
二.其他拾穗
1.鄰居很熱情的想幫助jon調教devon(狗名),Jon很不耐煩的拒絕了

關于寵物的電影很多,尤其是狗,而且這類電影拍的也都很溫馨感人或者搞笑,比如《Marmaduke》,《導盲犬小Q》,《Marley And Me》等等。這是個中年人和狗的故事,中年人工作不夠成功,養了一條蘇格蘭牧羊犬,牧羊犬有自己習性,卻不知如何發揮,只是不停的給主人找麻煩,最后主人和狗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了自我,和諧相處。很溫馨的文藝片,只是在展示一個迷茫的大狗和他迷茫的主人之間的生活,沒有太多的評價,只是敘述。

懷了期待的心情下了高清版,吃完飯,泡杯茶,坐在椅子上看。
半個小時過去,沒發現有任何吸引人的情節。整個劇情比白開水還平淡。哭戲也莫名其妙。
因為喜歡狗,所以忍著看完。
不得不說,浪費我1小時20分鐘。整個劇情就是一位江郎才盡,而且郁燥不已的作家收養了一頭受過虐待且同樣郁燥的狗。后來一位老婆婆說這狗這么郁燥都是因為你是個郁燥之人。所以作家領悟了真理,寫出了這個劇本。全劇終。
Oh my god。我坐80米垂直過山車都沒這么驚訝。一部電影可以簡單到這種程度。
歐美的溫情電影總是有些溫情鏡頭,這電影里的溫情鏡頭可謂是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給我的感覺就是相親見面3天就結婚的小夫妻,不自然啊,不自然。
別拿狗狗做噱頭,欺騙我們這些愛狗的人的時間。

電影講述了患有輕微抑郁癥的老Jon是怎樣被一只需要挽救的狗狗拯救的。只推薦有養狗經歷(時不時喂喂拴在農家/工廠大院的看門狗這種行為不包括在內,這真的不叫養狗),人生經歷過抑郁、低谷期的人群觀看。不然的話,你很可能會因為不能感同身受,又沒有俊男靚女明星大腕,沒有你期望看到的聰明懂事的超級狗狗,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覺得這是個沒勁的爛片,看了浪費時間。而實際上,這是一部不需要google也能確認的自傳小說改編的電影,因為一切都那么真實,讓人感受不到一點故意夸大的戲劇成分。同樣是自傳小說改編的《馬利與我》,斧鑿痕跡就比較明顯了。
被現實生活的壓力擊垮,總想逃避寫作、逃避社會、甚至逃避家人的中年作家Jon,遇到了自身面臨更大問題的邊牧Devon。他們從一開始就相處的很不順利,2歲的Devon在它之前的生命里沒有收到應有的對待和很好的照顧,因而變得性格狂野,對人抗拒,不斷的惹麻煩;Jon則越來越想切斷與他人的聯系,躲避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就連在好好訓練Devon這個問題上,他也沒有什么決心

【狗年】只是篇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