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愛冬雨.....但這片子我不能.... 包容是有限度的...
保劍鋒和冬雨這一老一少讓我真的不得不脫戲脫戲再脫戲..冬雨往屏幕上一放,形象真的太白.....阿保和她完全是兩個界面的人物..真的,從客觀審美上來說,兩人長得完全不搭調,違和死了,長得不搭形象設計也沒有緩和這一點.. 說到形象設計,里面的人物的每一個形象設計都讓我想死...保劍鋒的形象真的不適合毛澤東的,還是劉燁行! 好了,這個話題跳過,其實有篇影評里有句話我贊同,是'周冬雨扮演楊開慧(書本上那么大無畏),片中則是毫無見解的思春少女,她為丈夫加入黨員,根本不懂什么政治,結尾字幕里反寫她就此慘死'..........真的,片子的故事敘述因果聯系在哪里在哪里!片尾都在一筆帶過,整個片子像莫名其妙截了一段人家的生活出來
其實我也有點贊同這個,'當身穿長衫的毛澤東從喧鬧的街道走來,他的同學們卑微又信服地在其身后緊跟隨,導演的一個仰拍的鏡頭讓我有一個恍惚,像是黃師傅帶著梁寬林世榮們,氣定神閑地走來了。這種恍惚一發不可收,沒完沒了起來

我們對此類重大歷史革命題材電影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上甘嶺,紅色娘子軍之類的落后于時代的意識形態和陳舊的呈現方式上。其實已經很不一樣了。新一批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中有不少作品已經擺脫了早年的套路,開始真正地面對當代的觀眾,去思考我們當代的觀眾能從中國的革命和歷史人物身上借鑒到一些什么。已經過去了的這段飽受爭議的歷史,大概也能從其不堪重負的政治功能中漸漸脫身而出,得以向今天的國人去釋放出歷史中所蘊藏的另一些信息,而使人對照今日時有一番新的領悟。
本片與其他此類新紅色電影一樣,走的是重新塑造歷史人物的路子。尤其是領袖人物的個人形象、命運和風采。當然,如果還按舊的高大全套路和隱喻方式來塑造,今日的觀眾是絕不會認為這些歷史中的領袖人物能有多大的魅力來擔起重任的。從這一個方面講,影片的嘗試還是比較成功的。
本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辜鴻銘,李大釗,胡適,陳獨秀,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新民學會中的湘江三才子之一的蕭子升,還有富家小姐及長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稱的陶斯詠

不知道你們的差評噴的理由是不是因為父母在旁邊看的時候不好意思吐槽,專門來這里吐槽、就我而言,我本來在電影頻道等我看過的拆彈專家的時候,突然放這個電影了,因為周冬雨,想著看10分鐘,但是我看完了,我看完了,看完了,完了,了,現在22.18我早就困的不行了,但是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蠻抓人眼球的,中間幾個點看著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他那個體育課,后來帶李大釗跳的那個健身的操,好可愛啊,女二號也很美,到后來因為理想不同,而果斷離開那段是很帥的,這個電影充滿了激情,熱血的感覺

記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個哈姆雷特;不是每部電影一定要拍成你幻想出來的那種形態才是好電影。你看不慣這種類型的電影,看不慣豬腳什么的,可以自由換選,別出口成噴!你爸媽不需要你這樣的孫子!!知道你喜歡看島國片,沒事,街道有片攤,你還可以進H網站,求種媽。你們出口成噴,只能怪你爺爺和你外婆,養不教,誰之過??
大家有或者沒有政治偏見,與我無關,但對于一部電影,不應該將過多的政治偏見代入其中而影響自己的喜好。就像陶斯詠所說“道不同,不與為謀;但道不同,不礙為友”,你可以不贊同政治上的東西,卻也不能因此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就我的感覺來說,此片已經很努力的去追求真實,于是我們聽到了一口韶山音,還有到處的長沙普通話。
情節上,雖然有些樸實平淡,連貫性也不是很好,但相較建黨而言,好上太多了,至少是部完整的電影。
電影何辜?!如果拋不開政治偏見,也請至少看完了再來評。
英烈何辜?!影片里的人物,毛澤民、楊開慧、何叔衡、蔡和森、向警予等先后犧牲
保劍鋒領演,《湘江北去》:國家記憶與紅色青春的交響曲 ——導演陳力訪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