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筆者影迷資歷尚淺時,就留意到一個現象,很多頂級大片,都可以在娛樂要素上拆解成不同題材的小片。對此,《火星上的最后時日》提供了一個鮮活的例子,它無時無刻不使我想起去年的《普羅米修斯》。主線——行走異星的科考先鋒,有男有女分工明確,性格迥異,暗伏矛盾;視覺印象——風沙彌漫而視線不佳的荒原上,矗立著幾座基地,勘探車穿行期間,隊員大多身穿宇航服示人;情節——來歷不明的異種生命感染人體,演變出瘋狂的追趕和絕望的廝殺。
不同的是,《火星》中作為主要矛盾的變異人屠殺,在《普羅》中只占據一小段,后者的洞穴探險,飛船逃生,第三類接觸,尋訪遠古文明,變種DNA怪物,以及大企業陰謀等等元素,都可以發展出各自獨立的次一級作品。這也是除了制作成本之外,區分一線大片和B級片重要指標:大制作娛樂元素豐富,以同時取悅不同喜好的觀眾,而B級片只突出其中一兩個,面向的是一小撮死忠影迷。
這也是恐怖片(即使是那些傳世經典)很少是“大片”的原因,次時代膾炙人口的恐怖佳作(比如溫子仁作品)更是標準的B級大賞,甚至毫無掩飾成…

宇航員是很牛B的職業,本來就是千挑萬選的,更別說登陸火星的那批。所以心理素質上肯定不會有問題,而且之前還有過很多次長時間太空站生活的例子可供研究。
所以這個片子表現上夸張了一點,不過我覺得另一個角度看也沒什么大問題。
應該說只有一個KIM的大問題,性格這么差的人不太可能執行這種任務。
而且由于她的言行導致兩組人產生過度競爭心理。
另一個隱瞞發現的反應比較正常,比較這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現了,基于自私心理想要獨占很有可能。
這種情形下規定啊隊長的話都是無用的,畢竟利益太大。尤其對科學家來講。
黑醬油女也沒違反規定,沒有下去。是回到車里的時候聽到聲音打開門被害的。
應該說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巨大的經濟利益加上青史留名的利益,遠比第一個登月者更重要。
這個不是心理素質好,團隊合作就有用的。

本以為是簡單的災難型科幻片,沒想到宇航員被火星病毒感染,成了喪尸。
腦洞大開,很有啟發性。
先是想到了莫非火星以前有智慧生命,后來爆發了喪尸病毒,生物都滅絕了,或者整體移民其他星球了,而病毒并沒有滅亡。直到地球人來……
這些宇航員喪尸被留在火星上沒人管,會不會慢慢進化成新物種呢?變成一種外星人……
難道地球人就是遠古火星移民的后裔?
或者地球生命就是由類似的外星遺留“喪尸”進化出來的……

暈,我必須吐槽下《火星的最后日子》,有喜歡僵尸的朋友,可能高興了,這部低成本科幻影片居然尼瑪是去火星鬧僵尸!我驚呆了,尼瑪原來火星的土著民是一伙子治病的危險的細菌。有個科學家起了私心,發現了,想搶頭功,結果尼瑪被感染了。。。擱咱們笨尋思:一火星菌,它肯定是喜水啊!估計這個小成本也沒有錢雇傭美國化妝大師。。。 妝發揮空間應該很大才對,首先尸體應該極度缺水才對啊,弄成干尸樣,妝容才更科學些啊,其次,這些個感染僵尸,尼瑪有智商,這個就碉堡了!到底是火星的玩應兒,比地球的東西先進

【火星上的最后時日】糟透了!弱智導演搞砸了有搞頭的劇本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