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死了。他沒有名字,不太聰明,但當垃圾丟掉,有點看不起他吧。
很多電影很多故事很多神話都喜歡讓貓扮演神秘的角色。我一直該不清楚貓到底是什么?
很多年前,有人告訴我,貓是靈魂的載體。。額,可怕。。。
當所有人都在罵 如夢 是一部多么無聊、莫名其妙、正經看不懂、超級爛的文藝片的時候,我卻想力排眾議,說一句,其實如夢拍的不錯,正經的文藝片、正經的文藝風情,充滿了晦澀和含蓄的味道,卻又很濃烈。
是的,也願意承認,它確實有些冗長了,但我卻沒有快進片子,不知道是什麼讓我安定下來,想安安靜靜慢慢看完這個有點用別人話講“有點俗套”的故事。窩在椅子上,從字幕一開始,就當真靜了下來。
我一直在想,這個電影沒有讓我哭,也沒有讓我笑,只是安靜地看完,而我此刻又是因為甚么在寫這些。它的文藝,不僅僅在畫面,和每一句對白,每一句眼神。文藝的內涵說到底就像一場白日夢,有點虛無,有點狂妄,有點悲情,有點浪漫,有點矯情。
吳彥祖這個角色真的是一個相當文藝的男人,爲了這一場虛無的夢境,不停地近乎于瘋狂地尋找著,固執而堅定。他滿足了我的一個夢,就是那個傳說中愛情的夢,不是細水長流,而是“轟轟烈烈”的隱忍和晦澀,直到逐漸爆發,有點病態或者稱之為“神經質”。
袁泉的角色是兩個人,雙生子

這里選“推薦”是考慮到這部電影的被接受范圍。我想它并不適宜大眾舉家同樂,老少集體觀看,最后圓滿收場,各自散去安睡。所以不是“力薦”。
公道點來說,這部電影是有些文藝腔泛濫。但是它充盈的象征性極強的畫面,配樂,卻是讓我很舒服。就算被騙,就算是假,也比當下太多太多的不知所云的腦殘電影強太多。如果大家真的已經被錢逼得搞不出笑,那么干脆就別笑了。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多很多聯想。我想到小時候看過的一篇小說,叫《周漁的火車》,不是電視劇的那部,只是恰巧同名了。中間的女主角和那神游不能自拔的夢中艾玲很像,純情派的代表。她們都是感情上有潔癖的人,而且,她們都勇于捍衛之。我想,電影中她自殺的男友,或許和《周》中意外死去的男友一樣,有著不為她所知的另一面生活,徹底相反的生活。
而后就是那段雙人舞,這也是我的夢想。我認為的最令人感到盡興的表達愛的方式。這種歌聲,或是舞姿的曼妙配合,是只屬于兩個人的、不可替代的默契和感情。
而且過眼即散,即使從此不再有交集,有過如此的渴望甚至回憶也是無憾。
我想

今日上百度搜電影,見到《如夢》,主演是吳彥祖,二話不說,看了再算。
其實這部電影比較特別,看完了,還是覺得似懂非懂。男主角Mike(吳彥祖),典型的美國IT男,衣著隨意,不修邊幅,天天宅在電腦前工作。他是孤兒,有一只貓一直陪著他,是他母親留給他的。他有點精神病,常常看精神醫生。在影片的開頭,這只貓死掉了,他抱著貓到處走,希望給它尋找安身之所。我覺得這一段有點讓人覺得不安,一只死貓,預示著什么呢?夜里,他經常會夢見一個女子,白衣素顏,清湯掛面。這就是女主角艾玲(袁泉),她和mike第一次相遇是在夢中,mike和她一同目睹了她的男朋友跳樓這一經過。自此,艾玲一直沉浸在憂郁之中,mike也永遠只能在夢里和她見面。mike生活在美國,他不知道為什么在夢中他能說這么流利的普通話,但他堅信,夢里的這個女孩是真是存在的,借著工作的機會,他來到了中國尋找她。
上海,他們彼此錯過了。
杭州,mike遇上了一個和艾玲一模一樣的女孩依依,并和她一同踏上了尋找艾玲的道路。。。。。
看完,我覺得有N個不明白

“如夢”一部高考作文式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