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是剛工作,單位發的票沒什么人去我就去了,看的人不多我就坐最后一排反正是小廳。雖然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電影,但卻沒有落俗,沒有把張思德寫得多么了不起,高大上,多么有理想。他,只是中國革命無數人中的一員,他,代表著中國革命最樸實,最踏實,最厚重的力量。而真正統一這無窮力量的人,就是毛主席。真正相信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熱愛人民的那個人,就是毛主席。積弱百年的中國,人們的精神之火將要熄滅之時,正是毛主席挺身而出,帶我們走上真正的光明之路

聽名字時以為張思德會是位老同志來扮演 沒想到是吳軍 這位“雷鋒”來詮釋一個不同的 年輕的活生生的戰士 其他角色也很出彩 鄭昊、唐國強、不說話的孩子……每個人都是在努力展開自己所扮演角色各自的生活 從一個單純的人物片演變成一個描寫抗日戰爭后期的延安大生產運動的真實而感動的歷史片 好 很好

正劇故事喜劇化,英雄人物凡俗化。張思德老實巴交,不善言辭,臟活累活搶著干,甘當梯子、自編草鞋、為孩子擦屁股……,細小處見真誠,瑣屑中顯偉大。老子言:“圣人不積”“為而不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編劇高明,深諳此理。1944年安塞燒炭犧牲,毛主席說:“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實乃至論!
張思德出生于四川儀隴縣貧農家庭,
從小喪母,6歲下地干活,割草、挖野菜、揀蘑菇、采松果,什么活都干過1933年8月,紅四方面軍解放了四川儀隴縣,張思德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少先隊,
17歲成為少先隊隊長他積極幫助紅軍籌糧籌款,受到鄉蘇維埃的嘉獎。同年10月他加入紅四方面軍,在縣獨立團二營當通訊員,在瓦子寨戰斗中立功一次。
18歲加入了共青團,后擔任特務連的班長。在紅軍中,他作戰機智勇敢,曾在一次戰斗中一人繳獲2挺機槍,先后多次負傷。
1935年

組織團結了所有的人,共同的信仰使得可以做出奇跡。
很偉大。
所謂的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吧,原來我對“只有”這個詞不理解,現在明白多了。

乍一看影片評分才6.5,不知是否是因為電影是主旋律,就被扣上了低分的帽子,私以為這部片子應該在7.5分以上,最起碼要比戰狼2之流要強吧。
我們評價一部電影,應該從它的故事結構細節寓意等多方面來評判,這部片子無論是吳軍演技還是背景音樂,主題的把握還是故事的銜接,都處理的比較好,特別是從一些細節一些小事來講大道理,用樸實的話老百姓的話講大道理,處理的算比較自然了,要做到這點真的不容易。
張思德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其表達的主題——平凡人的偉大,已經超越了歌功頌德的大多數主旋律電影

“張思德”值得一看!又一個申請被添加的 謝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