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的 Kathryn Bolkovac 詞條 有興趣的可以搜下
Kathryn Bolkovac is an American former police investigator from Nebraska. She worked as a U.N. International Police Force monitor.

2011年傳記劇情片,根據在聯合國擔當維和人員的凱瑟琳·波克瓦克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一個女警察陷入美國當局一樁丑聞事件的種種遭遇的故事。開頭有些悶,但隨后劇情變得越來越緊湊深刻,看了讓人心情十分沉重的電影,那些表面光鮮的人性背后隱藏著極其惡劣的獸性,一個黑暗到無以復加的世界!
真實事件改編,真相黑暗震驚,結局沉重殘酷,最后對人口販賣相關犯罪數據的科普讓人觸目驚心,使整部影片的意義得到極大升華。美好歡樂的電影固然是生活調味品

豁免權(immunity)不是免罪權(impunity),聯合國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尸骨上建立起來的,要維護尊嚴必須要做的是不使聯合國因強暴那些我們必須保護的人而遺臭萬年。
這些事情老實講在天朝每天都有發生,法律不能懲治惡棍歹徒,反而成為了好人的枷鎖,所以我一直認為如果有一天真的司法效率和能力墮落到谷底,那么私力救濟就是義務。

看完這部治郁片
2個關鍵詞:Democra security;trafficker
2個感悟:感動于Girls help girls;同時深知權利約束的重要性
能探究到的黑暗,從來都是冰山的一個角,這種惡超越了國界和國籍,是人性光輝的對立面。
女主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笑過,唯一的笑容是面對女上司表面堅定追查下去的時候,以一人之力對抗世界。縱觀那些被我們知曉了的惡,正是他們無名英雄歷經千難險阻披露出來的,其中遭遇的種種難以估量。
彈幕里還有指責萊雅叛逆遭此罪的,不去怪施暴者,反而受難者有罪論?

看到電影后半段越來越感覺到痛心,當權利自然得達到利益的互相節點后,便默許了一些罪惡的聯盟,更玷污的是還穿著制服打著正義的旗號,關鍵的是人人都知道是錯誤,而為了自保都硬是要排擠真正的正義,我不知道為什么,看到讓那些被拐賣的女人作證勸說過來的時候,拉雅看著背后那些光顧他們的制服客人時,不是憤怒而是害怕,最終逃走的命運是死在槍口之下,我終于明白了恐懼的心理才是麻醉一個人的良方,我同樣不知道為什么,當時我想到的是火燒圓明園,3萬的所謂八國聯軍,在我泱泱大國面前可以橫沖直撞,而今天所有的主流媒體再介紹的時候都是譴責,或說清政府的無能,為何不深究深層次的問題?火燒圓明園,為何我國民眾不愛國阻止了呢?這也許就是出于拉雅的恐懼,對衙門的不信任,對列強的害怕,如果我再說,火燒后,夷為平地的是周圍的居民,又會有何感想呢?麻木的教育是人們沒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淪為宋、明一樣的子民,然后再給元、清冠上少數民族了以安慰內心,呵呵。唉,說得有點跑題了。

10月7日《告密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