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應該屬公益影片吧,只能說挺感動的,因為它的出發本質是好的,無論如何我都得說好。支教,是一個多么讓人充滿理想主義的美好詞匯啊。、影片宣傳是拿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但是我覺得是完全不能比的,影片在有些鏡頭的處理上我個人覺得完全可以更煽情些,得到藝術化的升華。另外該影片作為傳記電影《白芳禮》的延伸片,只是在影片開頭部分稍點到,說鄉村老師曾就讀于南開大學,得到過白芳禮老人無私的捐助,后面的聯系幾乎沒有。影片中我比較欣賞的角色不是毅然放棄外企高薪工作,回鄉從事教育事業的女主人公秦聰聰,更不是大城市來的充滿理想主義的“富二代”支教老師高飛,而是那個憨厚,樸實,單純善良,直腸子的金柱。因為金柱這個角色有正面,有反面,演得有血有肉。差不多影片結尾處,有段金柱被秦聰聰識破使壞要解釋時,他說他要三個字。我以為是我愛你之類的詞兒。而后來說出了“我支教”仨字時,我感動到了,在才符合憨實的性格嘛,而后是金柱轉個身唱著三個,歌詞兒很原始,直白。但我覺得是最能放映人性的

看完麥積山 山清水秀 打破了傳統印象中荒蕪大西北的貧窮面貌 那里的娃 那里的校長 那里的老師 那里的愛情觀 在人們心中 重新描上了濃重一筆 總之一句話 喜歡那里

天水之名,得之于西漢“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也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地,所以又稱“羲皇故里”。 又因氣候宜人,也有“隴上江南”的美稱。天水最為人知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遠古歷史“羲皇故里”,另一個即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很多人不知道天水,卻知道麥積山石窟,現在,政府為了發展旅游,干脆連區名也改成“麥積區”了。
這部電影吸引我的是它片名,只因天水就是我的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對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鄉親的憨厚鄉音、山溝溝里低矮的學校都夾雜著一種親切而又懷念的情感,而這個名字也在瞬間勾起了我這異鄉人的濃濃鄉愁。
電影在杭州的時候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今天才把余下的部分全看完。說是《白方禮》電影的姊妹片,我知道白方禮老人,但是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如果要說題材呢,村子里有孩子考上了大學,就相當于是山窩窩里飛出了只金鳳凰,但沒有錢讀大學,靠的是鄉親資助完成學業,帶著感恩的心情放棄在天津工作機會回鄉任教。大學生到偏遠山區支教,這些在新聞里、影視劇里都看到過,應當說是非常感人的

評《麥積山的呼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