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都感到馮小剛的誠惶誠恐與自相矛盾。就像他經常語出驚人,但又常常很快認慫,內里其實異常謹小慎微,膽怯又不安。
《芳華》如是。
相比王朔坦然揭露自己青春的狼狽,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用vo點明回憶總有自我欺騙與自我美化的嫌疑,馮小剛的膽怯,是在于不太愿意承認過往的不堪,希望用感性、曖昧來消解一切,留下“歲月靜好”的樣子。
《芳華》說是要懷緬青春,但馮小剛真正要懷緬的只是那些青春靚麗的女性,這是他當年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所以這部電影中的女性幾乎沒有什么壞人

韶華易逝,芳華永駐。
那是一個父輩們不愿提起的年代,那里有他們的青春,有他們的理想,有他們激情,有他們的簡單…無論是善還是惡,都帶著年輕的簡樸,甚至激變或畸變中的功利與沉婉,都隨著韶華的逝去,留存在那個泛黃的時代記憶中。我們的眼睛盯住了時代的變遷,感懷著生于盛世,卻也封存了30年前那些年輕人心中的輝煌,如同不曾發生過一樣。其實,無論我們的社會怎樣的進步,我們感受到的,可能都是一代一代在不斷重復的心境。在我們自大的看著今天的時候,記憶里的過去也自大起來,感謝褲子馮

“芳華”誰再噴馮小剛,我第一個不服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