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東方文化中,姓名是一個重要的存在,是身份的標志,更是與命格的緊緊相連。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構思要開始寫的這篇影評的順序結構,然后忽然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德尼羅的角色到底叫什么名字?豆瓣的影評幾乎都以“怪人”相稱,我在百科中搜索了好幾個不同的中文譯名,終于在其中一版找到了cast,德尼羅的名字后標注的卻是一個creature,緊接著便是熒幕上的creature低沉的聲音響起,He never gave me a name,在臨近影片末尾的時候,我終于感到一種徹骨的悲涼。
雖然影片的藍本來自于一部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手法還是情節或是形象在今天看來都已不再新鮮,但其敏銳預見到的科學進步所帶來的倫理挑戰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而愈發嚴重。我隱約記得高中時期似乎讀過這部作品的英文原版,她所揭示的有些簡單的二元論是很符合高中生那還隱隱了解世界,卻又并不成熟的發育中大腦的,不過文學的魅力之所以能經過時間的檢驗而愈發歷久彌新,則在于她啟示了無數后來人的思考。
這是一個文學失寵,作家失落的年代

海倫娜·伯翰·卡特出演,一個本不應該存于世上沒有名字的科學怪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