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1:49
首映:2009-10-30
年代:2009
時長:
語言:意大利語
評分:6.8
觀看數:95380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十四歲的愛情》Viva la gioventù
有人說,年長的男人找年少的女孩為伴,愛的就是那青翠欲滴的青春活力。
Va bene,我覺得像我這樣已經過了14歲的雙倍年紀的人去看這部《Amore 14》,感受到的正是那難以抗拒、無法匹敵的青春。
你還記得你的14嗎?
我的14歲大概是在初三升高一的時候。
較之于歐美少年的青春歲月,中國孩子的青春總是淹沒在無邊題海里,響應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號召。
而歐美的孩子,正如這部電影中所表現的,呵,那才是飛揚跋扈(此處褒義)、活力四射、光芒萬丈的青春啊。
人不輕狂枉少年。
學生可以惡搞老師,只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談論學生的隱私是不對的,non è giusto.
媽媽隨時期待著女兒和女兒的同學們能夠批準她假如生理衛生知識的討論,她想給她們提供現成的知識,可是她們卻更樂意自己探索。
少男少女們愛就是愛了,不愛就是不愛。就算你是富二代,看不上你就是看不上你。愛人失去了蹤跡,再愛上別人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大家在一起追求的就是felicità。
只不過,你讓別人失戀了,你也要承受別人讓你失戀的后果。
愛與不愛,快樂與悲傷
Anne:
昨日今晨諸事嬰身,未及盡言。近來上線臨近,日程緊迫,時常加班。雖然歸家已晚,但依舊抵擋不住光影的誘惑,看了
思緒良多,感慨雜陳,不知何處落墨,行文難免邏輯混亂,但望觀者不加追究,一笑置之:)
《十四歲的愛情》中女生們的生活狀態恐怕多數人看來都會不禁乍舌,不知此種情形在西方國家是否普遍。
但無論如何,那樣的自由散漫,卻令身心長期受到禁錮的東方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倘若直言,我對她們所歷經的一切是羨慕甚至嫉妒的,姐姐可以新潮前衛如斯,哥哥可以公然挑戰家庭如斯,對妹妹親近愛護如斯,英俊如斯!~~~
對于“性”,我向來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但并無偏見,對于同齡人做出的勇敢嘗試報以欽佩而非鄙棄,也許在他們看來,我定然是懦弱又落伍的。即便在父母大人已經在時代的導引下變得極為開明的今天,還是更愿意抱著職業性的謹慎態度,在沒遇到Mr. Right之前能夠潔身自好,守身如玉。
Dear Anne:
很高興您能在閑暇時與我討論電影,讓我感覺遠離公司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去日苦多:)
少女情懷總是詩,年輕時的對愛憧憬著,幻想著,但似乎都會被無情的現實所折磨得不堪入目:(
感情的再偉大也抵不過命運的殘酷,有時還是覺得有情人還是不成眷屬為好,讓人半夢半醒,回味綿長...
BTW,倘若您喜歡對話電影,推薦
我先后收藏有該部影片的不同版本,待回家盤點庫存后再借與您觀賞何如?
Connie
Hi,
昨天看完了Amore 14,個人覺得還是很好看的。似乎因為我也曾經有過和劇中女主人公當時同樣的對愛情的美好幻想。影片情節輕松,明快,有小女孩們的天真爛漫。色調和配音也很明快,讓人心情也很明快了。相比我們周圍的人和經理,片中的女主人公多么自由。雖然追求愛情的過程難免會有受傷,但那又怕什么呢
Massi是真的很浪漫呀。第一次見面就帶你去看星星。數月后的第二次見面也很浪漫。在舞廳里,明明應該誰也看不清誰,他卻還能認得幾個月前失聯的女孩子。Caro當時應該也是在希望著能碰見他的吧,雖然已經努力了幾個月都找不見那個那么浪漫的男孩子,但總還是期盼著,也許轉身他就出現了呢。重逢這一幕讓我想起《初戀》里蘇菲瑪索被小男孩帶上耳機的時候,音樂在放著,但世界是安靜的。電影里,穿著黑色皮衣的Massi臉上總是掛著壞壞的卻又青澀的笑,不管是坐在他的摩托車后座還是馬背后座都是幸福至極的吧。可惜
看了評論差點放棄這部電影,感謝這個周末早晨的無所事事,我還是打開了它。
或許這算不上一部佳片,但個人認為相當值得一看,或許已經走過少女時代的輕熟女性會更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她所講的就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因為國度的不同,我們沒有經歷過卡蘿麗娜少女時代的開放,但所有的少女情懷永遠都是相同的。家人、朋友、親密與矛盾、渴望愛與被愛、勇于付出、被判、然后受到傷害、因為愛而孤獨、再然后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因為——我們畢竟年輕……
這就是一個少女的路。
《十四歲的愛情》Viva la giovent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