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i是真的很浪漫呀。第一次見面就帶你去看星星。數月后的第二次見面也很浪漫。在舞廳里,明明應該誰也看不清誰,他卻還能認得幾個月前失聯的女孩子。Caro當時應該也是在希望著能碰見他的吧,雖然已經努力了幾個月都找不見那個那么浪漫的男孩子,但總還是期盼著,也許轉身他就出現了呢。重逢這一幕讓我想起《初戀》里蘇菲瑪索被小男孩帶上耳機的時候,音樂在放著,但世界是安靜的。電影里,穿著黑色皮衣的Massi臉上總是掛著壞壞的卻又青澀的笑,不管是坐在他的摩托車后座還是馬背后座都是幸福至極的吧。可惜

有人說,年長的男人找年少的女孩為伴,愛的就是那青翠欲滴的青春活力。
Va bene,我覺得像我這樣已經過了14歲的雙倍年紀的人去看這部《Amore 14》,感受到的正是那難以抗拒、無法匹敵的青春。
你還記得你的14嗎?
我的14歲大概是在初三升高一的時候。
較之于歐美少年的青春歲月,中國孩子的青春總是淹沒在無邊題海里,響應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號召。
而歐美的孩子,正如這部電影中所表現的,呵,那才是飛揚跋扈(此處褒義)、活力四射、光芒萬丈的青春啊。
人不輕狂枉少年。
學生可以惡搞老師,只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談論學生的隱私是不對的,non è giusto.
媽媽隨時期待著女兒和女兒的同學們能夠批準她假如生理衛生知識的討論,她想給她們提供現成的知識,可是她們卻更樂意自己探索。
少男少女們愛就是愛了,不愛就是不愛。就算你是富二代,看不上你就是看不上你。愛人失去了蹤跡,再愛上別人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大家在一起追求的就是felicità。
只不過,你讓別人失戀了,你也要承受別人讓你失戀的后果。
愛與不愛,快樂與悲傷

十四歲的愛情:一絕的愛情片 少女情懷總是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