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關注到電影的是它與大多數抗戰電影的特別。首先是視角,同樣是遭迫害的老百姓,這一家是頤養天年不問世事的山里老小,當然在那個時代還會有這樣一家對日本兵毫無所知的人也是奇葩,但這不能說明故事就不存在。他們用淳樸對待了世界,卻被鮮血濺滿了眼睛。老大死于輕易的信任,老小死于沖動的信任,最謹慎的老二也是用最笨的方法圍困這群狡詐“忠貞”的日本人。他們對待日本兵的友好和單純害死了他們,但也用這樣的簡單方式一個個剿殺了日本兵。
其次,相對于那些夸張的抗戰片,這部電影首先用了真的日本演員,鬼子從頭到尾都是日語交流。至少能聽到除了“喲西”“巴嘎雅路”之外的詞匯。電影表現了這群日本兵的狡詐兇狠,也表現出他們的忠誠怯懦。
第三,二胡。山里人對二胡的珍愛,以及二胡凄涼的聲音嚇壞這群無良大兵,二胡屬不屬于國粹?當然屬于!二胡穿插整部電影,這也是在以往電影包括電視劇里面,我沒見過的。
最后一點,在老二抱著二胡扣著頭蹣跚的步履里,那輛緩緩駛過的白色的轎車始終在我腦海中不斷閃現。改革開放

“圍剿”我們應該拍什么樣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