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19:30
首映:2011-05-18(戛納電影節) / 2011-05-26(丹麥)
年代:2011
時長:136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1
觀看數:60532
來源網:三年影院
【憂郁癥】文藝的那頭就是2B
看《憂郁癥》的時候,我陷入一種似睡又醒的尷尬狀況中。全片透著一股壓抑與歇斯底里,從緩至急,加上配樂的推波助瀾,使觀眾仿佛立于陰翳中的巨大的憂愁。
個人更喜歡第一部分那看起來拖沓的婚禮,新娘一個人的搖擺和空洞的眼神很好地詮釋了憂郁。影片后勁十足,近乎慘烈。
可也許事情結束的方式,應該像艾略特寫的,不是砰的一響,而是噓的一聲,以一種平淡到近乎虛無的方式。
這樣的電影容易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喜歡這電影的人會稱這是最文藝的災難片,不喜歡的會覺得這只是導演對世界末日的意淫。
不過,鄧斯特可以再得個最佳女主角,不為過。
與其說這是一個關于抑郁癥的電影,還不如說這部電影是一個患有抑郁癥的導演借著女主人公的視角發表了他對這個世界本質的看法。導演好像在說: 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人,就應該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抑郁,為這個世界即將毀滅而歡欣鼓舞。導演對患有抑郁癥有著明顯自豪的情懷。
《Melancholia》上半部比較成功地解釋了女主人公是如何從一個非常快樂的新娘轉變成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抑郁癥患者。女主人公的抑郁來自愛的缺乏和對世界的失望。
所有抑郁癥的根源都是因為缺乏家庭溫暖
Leave me alone!爸爸媽媽!不要再爭吵,不要再惡語相加!
Leave me alone!姐姐!不要再命令我,支配我!
Leave me alone!邁克爾!不要纏著我,圍著我轉!
Leave me alone!該死的煩惱!
開篇的是新婚夫妻路上遇到小麻煩,主角新娘賈斯汀滿臉的驚喜純真,丈夫邁克爾卻一臉嚴肅緊張。我以為有病的該是邁克爾,而不是賈斯汀罷。(很抱歉用這么粗俗的詞語形容,但心理疾病也是病,都得治哈)
看過一遍后又回頭看了一遍前半部分才愈加懂得影片細節表現的人性巨大的一面。
急匆匆趕到婚禮現場的賈斯汀,上來便被姐姐責怪遲到,打亂了她對婚禮的安排;被姐夫提醒他為她的婚禮花了多大一筆錢;父親不知羞恥地與身邊的陌生女子打情罵俏,以及在婚禮致辭上譏諷前妻,也就是賈斯汀母親的專橫跋扈;母親則毫不客氣地反駁父親,并堅定地表明婚姻可惡無用的態度;以及丈夫朋友,也是自己上司的約翰時刻提醒賈斯汀要專注任務,而不能被婚后的感情生活耽滯了工作。
我難以想象能在女兒的婚禮上惡語相加、同陌生人打情罵俏、公開反對婚姻的父母
聽到拉斯??馮??提爾的名字,是因為《黑暗中的舞者》。2000年這部大熱的文藝片,是眾多文藝青年傷春悲秋之余,聚首品茗時的重要談資。而我作為一個光膀子吃烤串的偽文青,雖無意參與這種高談闊論,但好歹也是因此聽說了這個丹麥男人的大名。撇開作為導演的本職工作不談,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個頂著滿臉絡腮胡的糙爺,居然還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端的稱得上多才多藝。可惜沒過多久,這個天才的名字就被我忘了,因為光聽了傳聞,卻沒看過他的作品,共鳴無從說起。
然后就到了今年1月的時候,春節賦閑在家,下了一部叫《憂郁癥》的片子來打發時間。下載的初衷很簡單,因為海報好看。隨后當真正耐著性子坐在電腦前的時候發現,跟片子比起來,海報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東西。
影片的開場是幾組華麗、神秘,甚至不知所謂的長鏡頭,合著配樂壓抑、沉重,又帶著點悠揚的節奏,立刻就引起了人思索、探求,和繼續看下去的欲望。
長鏡頭過后就進入了PART 1,一場盛大并且喧嘩的婚禮展開,作為主角的新娘登場,瞬間進入歡樂祥和的氛圍
【憂郁癥】文藝的那頭就是2B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