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海辦庫布里克影展的消息剛傳出來時,就激動地到處詢問買票的事宜,終于買到了最期待的《2001太空漫游》和《閃靈》。今天晚上是第一場,也是最重頭的一場——《2001太空漫游》。
在此之前,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我看過三遍電影,小說在國內引進以后,也讀了一遍,說實話,在讀小說之前,只能感受到庫布里克在電影中所展示的神秘的宇宙哲學觀,更多的是疑惑。特別是開場的那一段,猩猩揮舞著骨棒,一伙猩猩直立了起來,在水源地趕走了另外一群猩猩部族,甩到空中的骨棒下墜過程中通過蒙太奇的方式轉換成了在近地運行的空間站。小說用更多的信息量全面地闡釋了這一切,于是再后來觀影的時候,才注意到了那塊黑方碑,以及與后來月球上的黑方碑以及木星計劃的關聯。當神秘的黑方碑降臨地球的時候,觸發了猩猩的智慧,讓人類文明演進到了可以進行宇宙探索的階段,而在最靠近地球的衛星——月球上,踏出宇宙探索這一步的人類再次尋找到了黑方碑的蹤跡,這也導致了后來普爾與大衛等人執行的木星探索計劃,因為從那里,也傳出了黑方碑的信號。
然而

你能想象嗎,這部令人昏昏欲睡不知所云的電影,在當年(1968)是票房冠軍,人們為它狂熱地一刷二刷三刷四刷。我認為這可能并不是庫布里克自己說的那樣,它的成功是因為它激起了人們的潛意識里的情感,我覺得更有可能的是它拍攝的太空奇觀,在當年是一件令人驚奇到驚悚程度的事情,它上映之后第二年,人類才正式登月,而且,它當年拍攝的特效鏡頭,到現在可能都沒有過時。而在現在(2018),人們對太空飛船早已經司空見慣,提不起興致去細細觀賞它優美的船體。
電影的影像沒有明確的含義

弗洛伊德沿著斜坡,慢慢朝那個黑色長方體走下去,他的心中不僅感到敬畏,還有一種無助。就在這里,地球的門口,可能有著人類永無解答的謎題。
這部電影比較悶,帖主寫作水平也一般,可能比較枯燥,但希望大家能花時間看完這篇影評,不是對影評人的尊重,而是懷著對老庫創造的經典的敬畏,一如弗洛伊德對黑石的敬畏。
一、關于導演
“電影狂魔”老庫拍攝影片的個人風格是很重的,在電影界也比較另類,看過《閃靈》、《發條橙》的朋友,應該都會對他嚴謹的構圖和對畫面色彩的大膽運用有很深印象。

《2001太空漫游》從自私自利之道,到無私大愛之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