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8-02 19:30
首映:2011-12-02(中國大陸)
年代:2011
時長:10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日語
評分:5.8
觀看數:33118
來源網:三年影院
【遍地狼煙】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剪輯緊湊
《遍地狼煙》的導演是胡大為,以前我并不知道這個人,因為這部電影才知道,他是香港電影黃金年代最者名的剪輯師,吳宇森最鼎盛時期的作品都是由他擔任剪輯的,如《英雄本色》、《喋血街頭》、《縱橫四海》、《辣手神探》等。可以看出吳宇森對他的影響很大,《遍地狼煙》是一部槍戰片,而且是一部高調回歸香港八九十年代風格的槍戰片,跟現在槍械動作片所流行的《諜影重重》式的手提攝影和碎剪拼貼式的調度和剪輯方式不同,這里的槍戰場面更接近于實打的風格,更追求動作的完整性和連貫性,這種東西好久不見了。不僅是這種風格上的傳承,胡大為還在影片中為吳宇森的女兒吳飛霞安排的一個角色,也許是為了表達對恩師的致敬吧。這些東西是在胡大為能力范圍之內的,并且完成度也很高,至少能讓我重溫到當年在錄像廳里所感受到的熱血沸騰。大概有四場有規模的槍戰戲,最喜歡才開始和日本人對狙的那一場,有氣氛,有節奏,后面有些戲雖然場面大,但是在敵我能力平衡設置上有問題,犯了有些同類題材電視劇所犯的錯誤,日本人太無能了。。。另外,歸根結底這是狙擊排
鏡頭和述事結構很不錯,尤其是第一場狙擊戲,有殺氣有熱血。臺詞雖然有些文藝,但是考慮到復旦大學的因素,也算可以成立。牧良逢學文藝腔的小細節很有趣味,不離譜。
中間兩個快速出手的情節,有閃手戲的特點。一處在茶館用小刀,一處在日本營地用手槍打掉對方羅里八索的指揮官。不象有些戲里的敵我對陣,說了幾分鐘的臺詞還不動手,活活把人急死。
后半段反而無亮點,情節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比如將雙方的女人都集合到一起大決戰,比如由一塊糕點找到我方接頭地點,尤其是最后鬼影取得局面優勢,遲遲不開槍,反而大段羅索,最后被牧反擊成功,明明就是給導演找臺階下,好演出大團圓結局呀。
而牧不是開始眼睛已經壞了么?怎么又好了?難道那條河里流的是神水?
如果我是導演,大轟炸時直接就把四個男女主角炸死三個,最后一個也活不長久,這才是戰爭的真實面目。
狙擊的情節不多,愛情的戲份多些。宋佳沒得說,梁家輝何潤東也一樣,就是口音讓人出戲。整個來說,還是以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人軍屬發生在戰爭期間的愛情故事,國共是合作的,日本小護士還是有人性的。小牧的狙擊水準是打獵練的,或者是天生的,入伍以后并沒有太多訓練,美軍的飛行員扮演了一下伯樂,猛子只能是精神導師。
看完《遍地狼煙》之后和幾個朋友聊天,大家普遍反應這片子的觀感很奇怪,不會說它不好,但又不太敢說它有多好,歸結一下觀點,都差不多:從電影本身來說,這片子及其流暢,有90年代香港槍戰片的節奏,只是把戰場從香港的街頭巷尾大廈胡同里搬到了40年代的抗日戰場,槍林彈雨傾瀉的幅度也提升了一個層次,尤其是戰場聚集戲,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聲光電效果,都十分精彩到位,可以達到華語片的一流水準。這一點并不難理解,因為本片的導演胡大為正是吳宇森當年在香港的御用剪輯師,包括《英雄本色》在內的諸多經典之作都出自他的剪刀手。
另外就是大家“不太敢說好”的部分,主要是影片的人物個性塑造上的爭議。不是說這些人物塑造有什么不對,而是看起來每個人都有點“怪”,隨手就能舉出幾個例子,比如何潤東飾演的男主角,他是個打野豬出身的獵人,但在語言上卻從鸚鵡學舌開始,慢慢進步成了一個類似于現代大學校園里的文藝青年,說起話來也充滿詩歌味道,滿口比喻句排比句。這也是全片語言風格上的一個特點,所有的對白似乎都是超脫于時代的
甚歡樂。來happy一下。
客觀地說,還值得一看,不是什么特別牛逼的作品,更說不上什么偉大的作品,但至少算是一部比較精彩的電影。缺點當然不少,在我看來,首先是刻意的成分多了些,導演想要的東西多了點,鏡頭和剪輯都還不錯,但故事和表達有點欠缺,胡導演這次的減法做得還不是很好。
說點我個人的意見。先說好的,第一是戰斗場面的真實度還行,這點是專業的野戰軍狙擊手老K的意見,原話大致是“算這些年比較真實的戰斗場面”,尤其是前半部分幾場槍戰戲,拍得比較震撼。
第二是搞笑臺詞,這個見仁見智,有利有弊,要我來說的話,稍嫌刻意,但現場觀影的效果確實不錯,觀眾樂了,不是嘲諷譏笑,是開懷大笑。
第三就是制作還算精良的,就投資而言,制作的花錢是實在能看到的,大場面固然不比那些所謂動作大片,但置景蠻真實、精致、準確,我非常喜歡那個茶館。具體到幾場戰斗場面的爆炸、煙火、槍械、動作等都還比較給力,兵器愛好者應該通過不同的音效就能大致判斷是什么槍械在開火。
不足的地方,第一還是廢話多了點,比如鋤奸突圍那場戲
【遍地狼煙】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剪輯緊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