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復復的暴食,目前戒暴的時間只維持過兩周,隨后又崩盤。以前從來不喜歡蛋糕等高甜高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到了后來越發現沒了它根本不行。我一直覺得現在的我變笨了,變遲鈍了,變得暴躁了,原來不是錯覺。原來是我攝入太多糖了。男主戒糖的時候,像極了戒暴的我,但是我一周總是很難堅持下來。接下來我先實行為期28天的抗糖,感謝遇到這部電影。

一直不喝飲料,算是一種心理暗示吧。
舌頭對甜味很敏感。
但是喜歡純牛奶和酸奶。
喜歡蛋撻,喜歡巧克力(吃的也不多)
看來現在要開始喝茶了?
其實一切過量的東西都是有害無益吧。
只是糖在生活中太過常見。
不僅是飲食習慣的問題更是生活態度的改變。
想知道除了糖還有什么對肝臟有影響呢?

一部關于糖的電影,革了糖的命。
從一開始接受到關于高糖危害的一條觀點,到知乎尋找支持,而后受推薦觀影。把內心中對糖的熱愛放在了對健康的維護之后。
影片風格很可愛,一個導演爸爸想為自己孩子的健康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飲食,作出合理知指導,遂做了個小實驗,但得出了個大結果。兩個月內,學習西方人民的一貫做法,大量攝入糖分,保持其他變量一定。
首先,糖的分類得知道,研究對象得弄清楚了,才能更好的描述,分類,不至于一棒子打死所有糖。糖又喚作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直接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質,把我們身體想象為一個工作機器,那么糖就是我們的電池。分類為單糖,二糖,多糖。單糖是基本單位,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天然最甜)的各種組合形成二糖和多糖。
而生活中,最常涉及到的是葡萄糖,這是最普遍的能量供給物質,人體已經設計出胰島素來處理利用他。果糖是天然存在于果蔬當中,充當甜味劑的,但工業時代以來,大量的制備和應用使該罪魁禍首被濫用。兩種物質都被吸收到肝臟中去,但葡萄糖合成為糖原,剩下的進入血糖中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深有感觸。我曾經在一年內長胖10kg,出現了和男主長胖后一樣的問題,不吃糖就不安,吃完糖就渾身舒服,注意力變差,情緒起伏嚴重,變得邋里邋遢,臉上爆痘,更別提肥大的肚子。
想要迫切地減肥是在我穿的衣服從XXS變成M,又有往L Size前進趨勢的時候,我覺得我不能再這樣胖下去,就立刻開始運動健身加上健康飲食,一年時間內減了15kg。
糖幾乎無處不在。酸奶里含糖,Smoothie里含糖,巧克力里含糖,普通人想要戒糖真的是防不勝防。很多商家用0卡路里的甜味劑代替糖,讓消費者有種錯覺

《一部關于糖的電影》資本主義的邏輯漏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