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影評有些失望,不知道為何大多數人都把目光放在無限基情之上而忽視了影片真正的內涵。
其實影片拋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去找這么一個死物,盡管被人們賦予各種象征意義,但鷹徽終究是一個死物,雖然對于馬科斯來說這代表著家族的榮譽,但是又有什么普適的價值在里面呢?畢竟影片需要的是引起大眾共鳴的東西。
我想影片應該是給出了一個答案,只是對于國人來說,對于歐洲人的相貌特征不夠敏感,才使得少有人發現:
二人組一開始經過的那個給了特寫的村子應該正是羅馬殘軍聚集生活的地方,鏡頭所過之處給人一種麻木,了無生氣的感覺。影片最后援軍到來,鏡頭則著重捕捉了曾經的老兵們重拾榮耀后驕傲,昂揚的精神狀態。我想這應該是除了無限基情之外,影片表達的一種普適的價值:驕傲的戰死好過麻木的茍活。
除了對比前后片段的相貌以外,還有其他情節可以證明這一點:
一、這些人應該認出了esca的種族,所以才有了后來格恩把esca撲下馬的橋段,應該是基于同為羅馬人的香火之情,想救馬科斯一命,不想他被一個異族的奴隸害死。

我第一次很深刻的意識到,豆瓣評分早已離我遠去,豆瓣對本部電影星級的評價在我看來完全就是一種侮辱。長時間以來我都在依賴豆瓣評分來進行觀影的“絕對”選擇,我也承認豆瓣評分很少讓我失望過,給我帶來很多驚喜和收獲,和很多人一樣期望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看到更優質的影片,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那些所謂的爛片上!我的定義只是不會去看6.5分一下的電影,思想很狹隘但這一次我錯了,無意中在某網站看到《The Eagle》的故事背景,被吸引到忘了去豆瓣審核下,就此展開了一段堪稱絕對完美的觀影體驗,不管是從劇情流暢性到畫面剪輯效果及拍攝,音效,故事的敘述手法,我從我能理解到任何一個方面都感覺到是一次極其完美的觀影體驗,何況還是在一臺只有14寸的破電腦上觀看的,如果是在影院大屏上,估計會超過我所看過的大部分商業片(包括最近剛上映并榮獲豆瓣8.2高分《雷神2》特效確實很屌,除此之外就好像沒有什么特別印象了),也許是被影片內所傳達的榮譽與信念以及生命價值觀的精神層面內容所震撼到

“迷蹤:第九鷹團”2011年度佳片,簡單的故事(我是來完成任務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