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很標準的喜劇電影,笑點很密,節奏就那樣,結尾來個煽情。但還是很打動我。
主角molly&amy的心理在故事里所經歷的,和我現在的心境幾乎完全一致:對過去幾年學生生活的質疑、對親密關系的渴望,終歸結底,對自我的認同。
不同于她們,我在高中畢業季,有著明晰的方向。即使不知道具體要去到哪里,卻也心有所思所想。起碼那時的我是如此想法。
四年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卻從沒有像現在一樣。我想說迷茫,可的確有想做的想完成的。是惰性、不自制、不成熟,各式各樣的理由,讓我覺得眼前的路消失了一般

看到第八分鐘 Amy談論到她喜歡的人的外表時說“It's just her gender performativity, it's not her sexual orientation”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定會是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
今天在圖書館寫論文的時候查資料 正好看到GLAAD上有一篇文章說到這部電影最近大熱,呈現了一種目前應該有的對酷兒“全面的”,“自我性”的展現,即指不再刻意地去表現傷痛,而是把酷兒的形象和生活正常化地用電影故事表現出來。去年的這個時候Love Simon也同樣是這樣一部影片,簡單的青春片。

高材生:深刻的喜劇片 你TM在逗我?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