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12:21
首映:1983-03-23
年代:1983
時長:94 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8.1
觀看數:62383
來源網:三年影視
“沙灘上的寶蓮”開門關門之間,夏日的故事就留在沙灘吧
這是我的第二篇影評。第一篇獻給了陳凱歌的《妖貓傳》,寫的不好,但是當時看完就有很強的表達欲。所以就寫了,寫的是帝王的”狠心“。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般更懂得愛。
最近我在看侯麥的電影,《綠光》是我看的第一部,《秋天的故事》是第二部,這部是第三部。近期我很想把侯麥的系列看完。
為什么看完這部想要寫一篇影評呢?因為我想除了享受電影以外,可以留給自己一篇影評的時間來思考電影。我不想看完后,只是覺得美如畫而已。
于是,我跟自己約定,看完一部就寫一部影評。每部電影,問自己三個問題
趁《冬天的故事》后勁兒還在,我又去電影資料館看了場《沙灘上的寶蓮》。看完后,興奮不同于前,是另一種熱情,居然就自以為看懂了侯麥的“喜劇與箴言”。回來整理思路寫篇分析,反復改了四稿,最后徹底廢掉。重看一遍影片,發現根本沒懂,人很容易自大地認為看懂了什么。
某網站有影評指出:故事里關于究竟是誰和糖果女孩偷歡,這一懸念,就像希區柯克影片里的“麥格芬”一樣,始終牽動著主人公去尋找。這一觀點把侯麥的敘事功力和商業電影的懸念技法畫了等號,令故事里的男女變成了廉價的陰謀工具,索然無味
侯麥展現給我們的跟《綠光》里面不大相同。
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
原名Jean-Marie Maurice Schere,大概可以譯作讓-馬利·莫里斯·瑟勒。Eric是向德國導演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Erich von Stroheim)致敬,而Rohmer呢,則是指向英國作家薩克斯·儒默(Sax Rohmer)。由此改了名字,可見侯麥年輕時的熱血。
侯麥似乎喜好拍夏日情趣,《女收藏家》,《雙姝奇遇》,《綠光》,《沙灘上的寶蓮》等等,皆發生在夏季。
又是一個夏季,寶蓮和表姐一起回鄉下海灘度假。
表姐遇到原來的男友
看完了《沙灘上的寶蓮》,突然就想起了王爾德的那句話:
愛,始于自我欺騙,終于欺騙他人,這就是所謂的浪漫。
這個故事特別簡單,一對堂姐妹去法國的一個沙灘度假,然后邂逅了幾個人。
其中,有一個老男人亨利一下子就吸引了表姐瑪麗恩。
相比之下,另一個男人皮埃爾就沒那么幸運。
可是,亨利卻和一個賣糖果女孩糾纏不清,還差點被瑪麗恩當眾捉奸在床。
幸好是表妹寶蓮的男朋友聽見了車的聲音,然后跑上樓告狀。
結果還被亨利擺了一道,亨利對瑪麗恩解釋道,那個小孩和賣花女在一起,跟他沒關系。
侯麥的電影瓦解了道德綁縛在情愛上的束縛,這是他此前六部作品之所以取名為“六個道德故事”原因。為愛情故事添附上“道德”兩字,無非為了凸顯反諷的意味。道德,無疑是人類自我受縛的結果,是為了延續人類物種而發明的產物。道德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人在本性上善于掩藏本意,偽裝成利他的動機來達到目的。這就是人性里所謂虛偽、懦弱、狡詐等因素存在的證明。唯有在此,我們才需要反復提及“道德”,以防備人向動物的墮落。在動物世界里,無謂道德。但也因為有道德這種東西的存在
“沙灘上的寶蓮”開門關門之間,夏日的故事就留在沙灘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