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豆瓣的網友大家好,我是演員陳雨賢,很高興在這里跟大家分享《超越》羅竹君的創作心得。
開播至今,觀眾朋友們對羅竹君褒貶不一。作為表演者,大家的反饋激發了我進一步對角色的思考,就和大家聊聊我塑造羅竹君的過程吧。
在《超越》開拍前,我興奮又擔憂。興奮在于羅竹君是我畢業后接到的第一個角色,擔憂源于如何“成為”羅竹君。對我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而言,這是一個極富挑戰的“工程”。
我“看見”的羅竹君因從小父母離異,變成了一個孤高狂傲、不近人情的人。可我從小就不缺愛。簡單來說

最早看演員表有沙溢和馬麗的時候,還以為是個喜劇,對不起我有罪。
兩條線穿插,80年代的兄弟情真的很讓人感動,鏡頭晃到現代,大家對于奪冠的事情相對壓力較小,侯姐淡定地選擇退役,朵朵安心回體育局,羅兒糾結但還是轉隊了,大家擁抱,哭泣,為對方的成長開心,這部分情緒在80年代,幾乎沒有,雖然我很為你開心,但我不知道我自己還能做什么,所以兄弟反目,大隱隱于市。
人們對于競技體育的態度發生了變化,80年代,運動員非常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國家,天賦,熱愛,努力

我有點不理解,年輕時候的陳敬業為什么和鄭凱新鬧翻,在我看來鄭凱新沒有拿到冠軍是錯嗎,沒有從心理影響中走出來是他愿意的嗎,他退役難道陳敬業會比他更難受嗎,都不是,所以陳敬業完全沒有立場指責鄭凱新,他只是覺得不甘心,自己不能突破,沒能參加大賽,遺憾退場,他將這種情緒發泄在了鄭凱新身上而已。同時,我甚至覺得他不如鄭凱新坦蕩,我知道朋友之間很多內心隱秘的想法其實很難告訴對方,所以陳敬業內心的跌宕起伏我可以理解,但是最終我覺得是他放棄了鄭凱新這個朋友。最后

導演用兩條時間線講述了兩代人的運動精神,超越是個動作,但他們中間有超越自己合作他人,永不放棄,決不言敗的精神,每次導演在結尾加的真人采訪很真誠,這個片子拍的熱血有力量,有理想。每個演員都不浮夸,真情實感流露,陳敬業和他的兄弟們不論自己是誰都有信念要滑下去,為了彼此也要努力的滑下去,高至霆加油

1989和2014兩條時間線來回切換,兩代速滑人的心血在北京冬奧會綻放。
第一條時間線:青年胡軍和沙溢在黑龍江隊相識相知,他們拿了全國第一和全國第三,但好兄弟江宏的受傷讓他們發生了嫌隙,兩人進入國家隊后沙溢天分高于胡軍,胡軍一直做陪練陪跑,為了國家將長野冬奧名額讓給了沙溢,然而沙溢折戟長野,胡軍退出國家隊和青年梅婷結婚,沙溢被退回黑龍江隊后狀態大不如前,也選擇了退役,胡軍心里有恨,結婚女兒滿月都沒請沙溢,沙溢大鬧滿月宴兩人反目,后來胡軍從規劃局跳到省體工做教練

超越 好看的
最后奪冠的時候匯聚了那哥仨所教授的東西 好浪漫
但其實相比于陳冕這一part我更喜歡老一輩的故事 馬麗沙溢以及另一個老演員他們真的演出了對體育的熱愛與傳承 太頂了 并且也有競技體育的殘酷 再努力也沒辦法超越的無奈 天才的隕落以及無法逃避的傷病 甚至國家隊也會練廢人的現實 處處可以折射到很多運動員身上 還有高至霆真的演的好好 拜托下次給孩子一個意氣風發的角色吧別虐他了

超越之青年陳敬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