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是我在香格里拉看完一些支教的事情后的第三年。
這個電影的立足點挺好的,但是后來慢慢讓我覺得扯淡。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些國家貧窮落后的歷史也不只是一天兩天。在這些地方,人性的罪惡和貪婪暴露的更加透徹,我們這些外人單純的去幫助無疑是用處不大的,但是歸咎于我們的同情心,最后我們還是會去做一些事情自認為是可以幫助到他們的。可現實看來,結果還是一樣的。無非是死亡的對象由A變成了B或者C。
非洲或者亞洲一些國家為什么那么窮,這個原因說來太多了吧。我不能理解的就是,為什么那么窮他們還要生孩子?都那么窮了,怎么還能有時間和體力來生孩子,不是應該想辦法掙錢找吃的嗎?事實卻是還是有那么多孩子。。。報紙上總是在說今年統計又死了多少多少非洲兒童。。。這些兒童都他媽的怎么來的?為什么不搞一下計劃生育呢?這些男男女女都在想什么呢?瞎搞之后生下孩子然后讓他們餓死或者享受非洲版的痛苦?
朋友在香格里拉支教的時候,他支教的學校有錢給校長買轎車,卻沒有錢給孩子們添加一臺手風琴來授課

一部是關于人道主義,直接,紀實,殘酷,震撼,演出了70%,只是紀實,沒有深入進去。可能主題不在這里吧,不過人類殘暴的動物性,一覽無余,千百年來沒變過。現實和平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是內心的暴力被安穩環境下的文明教養遮蓋。
一部是關于男女,直接,成熟,深情,結局完美。只是,如果女主角不死,這段情如何走下去?這個borders 沒有beyond。 女兒的設計,是個敗筆 ,死掉一個的完美結局雖不算是敗筆,但不夠精彩。
演技還不錯,說的過去
攝影也不錯
沖著紀實的人道主義部分,值得看。

當長發而憂郁的JOLIE坐在鋼琴旁彈奏《童年印象》的時候,我幾乎不能相信同樣的一個女人剛剛拍完了那部《古墓麗影2》,她身上一點也不見野性或者勇猛,側影里有對某人的濃濃思念。而之后,更讓驚訝的是時間回到1984年冬天,她留短發,簡單的白裙子,這個女人居然有羞澀的微笑,正如她扮演的SARAH。剛剛20出頭的年紀,上層社會的小姐,正和她的未婚夫參加一場為慶賀救濟非洲的慈善晚會。而那天晚上,他闖進了他們的衣香鬢影,帶著他行醫的難民營中的一個骨瘦如柴的小黑孩嘲諷這樣一個宴會,也為他的病人——那些被世界遺忘在疾病和饑餓中一點點被死亡吞
噬的人向那些富人求援——雖然這樣激烈的演講被警察打斷。沒有其他人在那個晚被他打動,CLIVE飾演的NICK是個言語沖動的人,還有些和他醫生身份不相符的粗野。而她,卻在他的講演中流淚,并下了決心,要自己送一批供給到他救濟的地區。
埃塞俄比亞,她前里迢迢來到這里。一幅駭人的景象讓她大叫著要卡車停下,一只兀鷲正盯著一個已經瘦成骷髏的小孩,不遠處她的媽媽的肚子上已經裂開一個大口子,蒼蠅圍繞著飛舞

2021.11.20
人道救援工作者,尼可拉斯·卡拉漢醫生帶著骨瘦如柴的非洲孩子喬喬闖入了在倫敦為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主席勞倫斯·鮑福特舉辦的酒會,揭露非洲饑荒問題的事實真相,“一根香蕉有三百卡路里,比非洲孩子喬喬一天的攝入量還多”。在場的各界名流達官貴人,無動于衷,可是鮑福特的兒媳莎拉卻被深深的震撼,感動的流下了眼淚,為此她還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不顧新婚丈夫“別為了救贖自己的良心跑到雞不生蛋的非洲去”的勸阻,執意親自前往衣索比亞。
此時的非洲何止是雞不生蛋,連鳥都不拉屎

“超越邊界”one lif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