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多影評,都在說《奶奶》是溫情片,偶爾有一點兒說恐怖的也只是在老張問孩子:誰帶你來的呀?的時候,孩子指了指空無一人的身后。
本來剛看完的時候,覺得真是一部溫情片,但是后來細想了想,很多細節根本沒法解釋;比如最后一幕孩子又拿起了錢(有人會說老兩口放不下孫子),再比如孩子本來不會說話,奶奶死了后又會說話了。
再結合一些細節,1.老張把糕點給孩子吃的時候,說了句:這孩子,只跟奶奶親。奶奶呢,則是一臉慈愛的說:是啊。2. 一般人是不會看到鬼魂的

作為一個資深的恐怖電影迷,其實在每次電影院上映恐怖片的時候都是充滿期待的,但每次花錢去電影院看完就后悔,然后周而復始。我不是在宣揚什么愛國熱情,我支持國產恐怖片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好看,而是希望國產恐怖片能拍出自己的特色。
縱觀日韓泰三國恐怖片的發展也是從開始的不知覺也,到最后升華的過程,但人家高明在人家更關注的是劇情本身的吸引程度,而不是整天想著打噱頭撈錢,撈錢其實也沒關系,下面把電影拍好啊,選好劇本啊!但……
說回《魔鏡3D》本身,叫這個名字確實有點勉強,因為這三個故事對于鏡子來說只是個道具罷了,并沒有像原版的《魔鏡》那樣作為電影的主線。
其次,這部電影所謂集結三大鬼王(其實所謂的三大鬼王我個人覺得不恰當,我認為的三大鬼王是泰國的Tanit.Jitnukul,拍攝過《惡魔的藝術》系列;韓國的安兵基,拍攝過《突然有一天》系列,但后來來到大陸拍攝《筆仙》也難逃吐槽命運;香港的邱禮濤,拍攝過《陰陽路》系列最早的7部)的宣傳,其實最終是大陸恐怖片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雖然三個故事都不是能決定讓人覺得恐怖

《魔鏡3D》真正的前身不是當年那部阿甘導演的不及格恐怖片《魔鏡》,而是陳可辛導演首創的恐怖片精英跨地合作短片合集——《三更》。
本片的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發三位導演分別有“韓國鬼王”、“泰國鬼王”、“香港鬼王”之稱。如今三大鬼王在片中聚首,圍繞 “魔鏡”這個元素,就在本國拍攝,講述了發生在中、韓、泰三個國家的三則人間怪談,合作中無形也有了PK的意味。
三部短片主題不同:電話;奶奶;電影;風格各異:傳統恐怖、溫情恐怖、恐怖喜劇。看上去三位高手使用的不同劍招,似乎無從比較,但同場競技間終究流露出三地恐怖片不同的創作力與活力。
三地鬼王誰最“見鬼”,或許也昭示了三地恐怖片未來的不同的現狀與未來。無心插柳之間,一部良心恐怖片《魔鏡3D》,竟具有了審視三地恐怖片命運的意味。
《手機》:老去的韓式恐怖
韓國恐怖片,真的老了。
故事講述李彩英扮演的女主角,在遭遇車禍腿部受傷之后在家靜養。百無聊賴之中,用手機結識了一個談得來的陌生網友。但故事越來越詭異
月黑風高夜,每當影片中詭異的音樂響起,鏡頭緩慢推進,毛骨悚然的你雙眼緊閉等待死神的最后審判,此時你希望睜開眼后看見的是一個心理扭曲的人?還是一個面部猙獰的鬼?
中泰韓三國導演合拍電影《魔鏡3D》于9月25日正式上映,本片講述了三個由“魔鏡”引發的恐怖故事,給中秋國慶黃金檔刮來了一陣不一樣的小清風,雖然它冷颼颼。自《孤島驚魂》大賣后,中國上映的恐怖片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狂奔——“人嚇人,嚇死人”,這一趨勢的產生除了廣電總局近期頒布的禁令“建國之后動物不許修煉成精”的因素影響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賺錢。中國情侶的強烈需求,才給了中國鬼片市場如此強的生命力,以平均一月兩部的速度陸續上映。如果把驚悚片和鬼片看做一個整體,大致可以分為歐美風和東南亞風兩種類型,而電影《魔鏡3D》是由傳統驚悚風格的香港導演彭發、韓式懸疑的韓國導演金成浩和有著“泰式暗魔”之稱的Pakphum Wongjinda聯合拍攝,三人足以撐起東南亞鬼片界半壁江山,并稱要向15年前駭破天際的經典鬼片《古鏡奇談》致敬,讓鬼迷們萬分期待

魔鏡:2015,分段式,有真鬼作祟(強烈推薦第二個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