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下40°寒冬的東北工業小鎮為背景,開篇鏡頭畫面立馬讓我想到看過為數較少的幾部小成本電影,有點兒像[耿軍導演]的短片風格,而且看了有關李驥導演的采訪,發覺真是一模一樣:出生在東北,以身邊真實人物、事件為素材,還拉來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客串。而再看劇情,又很像[《平原上的夏洛克》]——都是“平民偵探”,一個為了兄弟查出真相,一個為了自己洗清冤屈。
有人說這個片子拍的太瑣碎,太日常了,日常到等公交,幫同行拉車的無關主題的細節都呈現出來了,沒必要。但生活不就這樣么

是屆金雞獎最佳處女作提名#《通往春天的列車》#,看完擰巴半天。不是調上綠色就是春天,東北還真是黑土地。十多年前李岷城在深圳的舞臺憑借話劇《我不是李白》那種似瘋非瘋的悸動深深打動了我,讓我一直都記得他。這次他的男一號,依然是《百鳥朝鳳》那種憨實到無處安放的腳色。他的春天,似乎只能寄望他的哥們何巍然,男二那種能夠開動腦筋以及對哥們的真切,真是全片唯一亮點。至于任素汐,竟然還金雞女主提名,《驢得水》時確實石破天驚與眾不同,但這幾年一路看下來,她演來演去也不過是她自己。

看上去很平淡很寫實……
一個看不出年代的背景,景色中透露著蕭條和上世紀的感覺,色調也很陳舊…而有些細節暗示這確實是最近的場景,說明,東北經濟被遺忘,二十年沒有什么改變…物質落后,思想落后…
普速列車是一個關鍵因素,代表著舊事物,慢節奏,不發達,而東北目前也是普速火車的重地…一切遭遇之后,他坐上了這列車,去掙錢,放棄了工廠的工作,也不再追究補助,徹底失望,這火車代表通往幸福,和春天,和當時冰天雪地的冬天場景形成對比…
也許,不能拯救自己,拯救現在的大環境,就離開,去改變

在聽起來像一個浪漫故事的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中,成長于東北的導演李驥,講述了一個和故鄉齊齊哈爾有關的故事。
隨著普快列車淡出市場,火車配件廠的工人李川面臨失業。一個心煩意亂的夜晚,李川意外目睹了一起工廠零件的偷盜事件,卻被工廠保安誤當作小偷而當場抓獲,并失去了獲得四萬元失業金的資格。從此,徹底失去了生活保障的李川,開始一邊為生活奔波,一邊尋找小偷,自證清白。
看完片子,發現這個故事和浪漫實在不沾邊兒。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反浪漫,反勵志的。貫穿片子始終的

劇情而言,沒什么特別的新意,每一步還沒發生,你大概都能猜到,小人物被時代拋棄的悲慘命運發展。
但整部片子又特別能引發人的情感,你看了會很難過,有時候自己就是某個片段中的人物本身。
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為什么自己最近做事總是不順,為什么一身正氣偏偏要受委屈,為什么一時心善反倒受了傷害,為什么弟弟不能省點心,為什么我想照顧懷孕的媳婦卻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
其實有很多為什么都藏在過去生活的細節里,我們都沒把握住罷了。
但也正是面對這些倒霉生活的時候
【通往春天的列車】無語到極致!何必去夸夸其談強灌雞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