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
第一次寫影評,好久沒有動筆寫東西,水平可能會低的像流水賬…暫且一寫。本影評僅代表個人感想,覺得理解不到位那也是我個人感想,歡迎交流拒絕罵戰。這是一個姐姐在父權社會和重男輕女的環境下所作出的關于弟弟的選擇。我認為在這部劇里,安然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女性,不只是在父母離世后的生活上,更是在精神上。她一句“你的選擇關我什么事”是她在重重壓力下的一份掙扎。小時候因為生弟弟,她要裝瘸,要被送到姑媽家里去住,長大以后自己打工讀書,和弟弟沒有太多的往來,這樣的一個姐姐

很可笑的是,姐姐在外面上學,父母竟然沒有告訴她,父母給她生了個弟弟,當她回來的時候弟弟都能上幼兒園了。父母是故意隱瞞嗎?是怕女兒不愿意嗎?這是重男輕女問題?二胎問題?還有個問題,大的必須照顧小的,所謂的血濃于水的問題,道德綁架的問題,“而我只有你了”……可能95后或是00后對待這些問題會更加敏感,還有二胎教育,什么大的必須讓著小的,他還小,什么父母老了你們互相有個照應,嗯,你給我看看這個電影是相互照應嗎?不過,張子楓為這個電影唱的那個《舉鏡子的女孩》很好聽

我從我的姐姐這部影片的開頭,來寫這部影評。
不得不說,它確實反應了部分的現實。但我知道這又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式勸和不勸分的電影。即便在電影之中,有那么多現實的因素充斥,有那么多真實的,令人厭倦的對話出現,有那么多陳腐的、生厭的觀念,讓人們以為能夠觸及到現實。
可是呢?可是最后不仍然用親情、用藝術手法挑起觀眾的感官神經,然后告訴大家,弟弟也會很好。
我有些氣憤的是,這部電影的放映,是對那些姐姐的不公平。眾所周知中國的男女平等難以落實,重男輕女的情況屢見不鮮。在這種情況之下

文/閆矜北
[我的姐姐]
剛剛在影院看完這部熱映的院線電影,趁現在還有動力做爭辯和討論,趁熱打鐵來寫一篇評論。因為我知道如果現在不寫,一覺起來可能就再也沒有寫它的想法了。
在討論電影涉及的核心問題之前,先談一下整體觀感。撇開制作方構思不談,這部影片在成都取景拍攝,大幅度照顧地方性和生活性,因而對沒有川渝地區生活體驗的觀眾而言并不算友好,比如大量四川方言的使用即使有字幕翻譯也仍然會流失大半韻味(比如將“瓜娃”翻譯為“這孩子”);比如其他人可能不太理解為什么喪事上還要打麻將喝茶

蕩氣回腸!我的姐姐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