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駱駝祥子》、《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這些描述人類無窮無盡苦難的小說一樣,電影《百合》描述了一位當代深圳打工女青年接二連三的苦難遭遇。這位十九歲的小姑娘名叫百合,先是未婚先孕,之后遭到在香港當貨柜司機男友的拋棄,隨著肚子漸大,面店老板害怕百合將孩子生在店里把她辭退。集體宿舍里百合一個人把孩子生了出來,百合帶著孩子四處找工作,屢遭拒絕,有一次甚至被人販子盯上差點騙走了孩子。孩子一次偶然的發燒,看病時意外發現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一大筆錢治療,雪上加霜。后來的百合經歷了醫院棄嬰、應征富翁選妻籌錢、出賣腎臟籌錢、街頭棄嬰一些列悲慘的境遇…
這又是一個關于苦難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總是能深深吸引一切對現實興趣濃厚的現實主義者。
對于苦難,評論家謝有順在對余華的評論文章中曾有精彩的敘述:
1,苦難是人存在的基本狀況,或者說,人就是害怕苦難而又不能不忍受苦難的一種存在,如叔本華所言:“欲求和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完全可以和不能解脫的口渴相比擬。但是一切欲求的目的卻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

看完百合,心情很復雜,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我想說這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電影,一部好的電影:好的故事,好的演員,好的導演。
百合的故事發人深省,對她的感情跌宕起伏,有同情,有喜歡,有憤怒,有敬佩,有惋惜........一開始不喜歡百合,就想劇中的呂麗萍一樣,覺得這就是一個愚昧而遭遇令人同情的農村出來的小姑娘,但她的身上也有許多“城里人”“受過教育”的人們所缺乏的品質。她雖然窮,但是她有擔當,始終都沒有遺棄她的孩子;她雖然需要錢,但是她不靠別人的施舍,而且無功不受,他希望通過一種她認為正當的途徑來獲得那八萬塊錢。她有一種骨氣,與她的母愛有些沖突,但令這個人真復雜與真實。百合身上許多愚昧的地方,她畢竟只是個十九歲的孩子,她畢竟沒有受過太多教育,她畢竟沒有一個關愛她的家庭給予支撐,但是她仍舊沒有喪失她與生俱來的一股單純、善良、勇敢和堅強。
如果有第四種結局,我希望是呂麗萍為百合帶來了手術用的八萬塊,她的兒子看好病。她同時接受了網站的所謂的什么關愛女性的平臺,重新感受到社會的關愛,甚至重新接受教育,重新開始…

百合讓我想到了《誰動了我的奶酪》,沒有過多情感上的糾結,面對在旁人看來很殘忍、不公平的人生,總是天真微笑的面對,想辦法解決。作家初衷可能是想寫一個悲情的故事吧,卻被百合誠實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電影最后給了3個結局,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第一個,覺得最可能的是第3個。當你匯入茫茫人海中,一切都是那么渺小。人海中大家都是平凡人,又或許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人海中我們想著自己的故事一次次的擦肩而過,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故事。我知道了你的故事,卻在人海中再也找不到你。

悶的出不來氣得天氣,就像我最近的心情。一直壓抑著的淚水,差點決堤而出。為在人生的重壓下堅強微笑的百合,為自己。確實,難受的高跟鞋,刁鉆的銀行客戶經理,斬不斷理還亂的工作,心里一直委屈的想哭。在同事問我為什么下班還不走的時候,眼淚差點就涌了出來。還好沒哭,而且還是微笑著打了聲招呼。看著黑壓壓的天,忽然意識到珠海的雨季要來了。如果沒有人送自己回家,那就要記得自己出門帶傘。
打開電視,換到電影頻道,一口氣把這部電影看完。女孩的笑容好燦爛,好陽光,但是卻讓人看的好心疼。生活就好像要故意考驗這個瘦弱的小女孩,苦難接踵而至。被騙懷孕;在集體宿舍生孩子差點難產致死;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卻被告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為了給孩子看病參加征婚選美比賽,結果因為有孩子被人拒絕;賣腎卻被騙1000塊手續費;假裝把孩子遺棄希望有能力的好心人把孩子收養,結果撿到孩子的是一對小學老師夫妻,根本沒有能力給孩子做手術。。給我印象最深的確實女孩被好姐妹帶去KTV唱歌的那個片段,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似乎是女孩壓抑在心中一直…

她從頭到尾的講述不見任何悲傷,但處處悲傷,無處安放的悲,那就努力藏。
看完只有心疼,我不會怪她這么傻、無知,因為她從來沒有得到過愛,也沒有讀過書,靠自己一步踩一個坑過的這一天天,可能人家的一點甜頭她就想義無反顧了,她也只是個孩子其實。
看她一步步掉入萬丈深淵卻無能為力,幸虧她還有個好姐妹,她的那個朋友應該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束光亮了吧,人一輩子能有個這樣的朋友真是她的幸運。
百合:生活的三種可能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