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亞視在1996年推出的一部民國大戲,這部劇原本請臺灣的馬景濤來演只是幫忙客串,因為他只有十天空檔期,所以只拍了十七集,就準備讓方賀生參軍加入北伐戰爭犧牲。但是因為馬景濤長相太英俊,演得太深情動人,尤其是賀生上戰場前與秀巧生離死別的那場戲,兩位演技派用眼神詮釋的那種愛戀之情深入骨髓、難舍難分但又無可奈何的情景,令人動容,把觀眾的感情完全代入其中,欲罷不能。也因此深深吸引了香港的觀眾們。他們紛紛寫信或打電話給電視臺,一定要方賀生復活

方賀生去北伐追求理想了,家里一大一小兩個老婆相處得越來越好,簡直就是患難見真情,文鳳一口一個“大姐”喊得情真意切,秀巧是更不用說了,一開始就是秀巧主動先去關心文鳳,現在文鳳也對她好了,兩個人好得真跟親姐妹似的。就文鳳的那性子,要是方賀生一輩子不回來,她和秀巧沒準還真能一直做好姐妹,方賀生要是回來呢,這姐妹分分鐘就要崩。不過編劇讓方賀生回來的時候又帶了一個新歡邵美琪,還讓他失了憶忘記了秀巧和文鳳——這樣一來,文鳳和秀巧就又成了聯合陣線,姐妹情就又繼續維持下去了

總算看完了,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一部100多集的電視連續劇。這部劇我很小的時候有看過一些,但是不多。當然也不記得名字,后來根據印象搜出來的。那個時候我家剛買了彩電,還是我媽推薦給我看的。九幾年民國時期的電視劇真的不錯,特別的港版的。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還要逃難,對于我這種悲觀主義者看了可能會有些傷心。整部電視劇有很強的勵志作用。特別是兩個女主由鄉下到廣州創業那段。我現在仍然記得小時候看這部劇我媽說的那句話,也是根據那句話來找這部劇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整部劇很真實

我至今依然覺得《再見艷陽天》是一部大女人劇,而且比《亂世佳人》不遑多讓。
有善良賢良的方母,有雖然作為小星愛撒嬌卻也能守住本心的方小奶奶,有堅韌不拔的秀巧,有隱忍卑微的秀巧之母,有同樣悲劇的秀巧二妹,也就有勇于離家想要闖自己人生的秀巧小妹。還有機敏的文鳳,有知世而隱世的佩佩,有不屈的金姨,還有革命精神覺醒獨立自主的丁敏。
這部電視劇描繪了那個亂世的一眾女子,千人千面,卻都可歌可泣。毫不夸張地說,它的意義已經超過了《亂世佳人》。后者只有郝思嘉和韓媚蘭有了清晰的面目

鄧萃雯的文鳳初見覺得俏麗爽辣,比陳秀雯的秀巧有魅力的多,但是相處久了,立刻便顯出毛病來。文鳳脾氣大,控制欲強,絕非良配,方賀生變心變得合情合理。而秀巧呢,雖然和方賀生在學識和見識上都有距離,但是她溫婉寬厚,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就算是她并不能真正理解的事,她也能夠體諒支持。當然,這種體諒支持是建立的傳統的男尊女卑家庭觀上的,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但是,和文鳳的控制欲比起來,秀巧毫無疑問更讓人能夠接受。方賀生的變心再一次合情合理。
這就是當年港劇編劇的高明之處

“再見艷陽天”留有深刻印象的老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