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聚焦小眾群體,用平凡的劇情故事,很浪漫地刻畫出了這個善與惡并存的世界。
對于剛出獄的山上正夫來說,面對著這個闊別十三年的社會,他既無助又迷茫,童年的經歷以及長大以后的變故,讓他變得像一只蝸牛一樣堅硬而又敏感,他用外殼包裹住內心深處的柔軟與善良,渴望得到愛又害怕受到傷害,他被這個陌生社會環境主宰著、影響著,抱有希望又一次次感受到失望,天使與惡魔在弱小的軀體里反復交替,他行走在自我救贖的路上,直到遇到一群善良的人,終得釋懷。

整體比較平淡,沒什么特別突出的地方。
主題獲釋人員重返社會其實并不新鮮,本片也沒找到什么特別的角度來加以闡述,很難融入(特別是短期內)基本就是無解,本片也只是老調重彈再復述了一遍。
劇情走向也比較平,節奏慢就不提了,這類影片慢就慢些也是正常,可整部影片戲劇沖突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考駕照上面,未免有些刻意。此外延伸出的枝枝蔓蔓也偏多了些,母親、前妻、找工作、回幫派,還有要拍電視的小姐姐和拍攝男,各個環節都想面面俱到,看似白描卻顯得有些主次不分。
不過役所廣司演繹的還是不錯的

兩周前裸辭,昨天拿到新offer,今天看到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剛從監獄釋放的犯人重回社會的故事。特殊的是,這位犯人有著「十犯六入」犯罪記錄,人生大半的時間在監獄度過。
而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影片給出了答案,是犯人面對新天地的茫然與落后,是周遭人對前科人員的歧視與偏見,是囚徒對自己原生性格的無可奈何…當渴望改頭換面的愿景遭遇現實的殘酷,再走老路似乎成了一條理所應當的路。
我們作為普通人,沾沾自喜自己還未淪落到逃避現實,步入歧途的地步

隨意點開了這一部電影,在開始看之前甚至沒想到能坐下來安安靜靜地看完這120多分鐘。影片是日本電影所常見的娓娓道來的形式,整體平淡的敘事中穿插著一些或喜或憂的轉折。當主角去到療養院工作時,對我來說終于看見了主角似乎開始擁有了在他看來幸福的生活,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在周圍寥寥無幾真正關心他的人中,主角無形中已經被規訓,收斂了他性格當中率真的部分。面對被霸凌的同事,他第一次選擇了沉默,從他后面的眼淚中也能覺察到他的愧疚與無力。拿著被欺凌之后的阿部君送給他的波斯菊

當一個人愿意接受社會洪流,變得越來越漠視社會的不公時,他融入了社會,但社會也就走向了局部性的死亡;而當一個在監獄里服刑13年的人愿意接受社會洪流,放平自己的心態,而被殘酷的社會教育著學會看見不點破亦或是看到弱小不再鋌身而出時,也許,他也走向了他存在意義的尾聲。
這便是結尾的力量,也是震憾人心的力量,而當這一幕出現時,其他已融入這個社會一體的人選擇了沉默,只有小說家在不住的吶喊著,因為在他心里,那個支撐著他的善念離開了。
其實對于三上先生來說,尋找母親之路已經結束

美好的世界》拍得真好,尤其是結尾段落,看著那件飄搖在暴風雨中的白襯衣,還有那一大束波斯菊,我的眼淚忍不住地掉下來。
影片改編自佐木隆三的小說《身分帳》,講述了一個前黑幫成員服刑13年后重返并努力融入社會的故事,最后拋出一個問題:如何才是美好的世界?
原著充滿著雄性和暴力氣息,導演卻是一個溫和細膩的女性,這種反差賦予了影片與眾不同的氣質:對邊緣群體的關懷、對社會問題的審視、對暴力的反思,

美好的世界,沉默的痛苦——局外人之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