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谷24小時》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看得我一直落淚。
為里面那些做援助交際的女孩,她們一直在努力的保護自己,盡管苦與累。
為最后麗莎、良子和小樂她們三個揮手道別時,臉上沒心沒肺的笑容在車開動的那一刻瞬間化做依依不舍的淚水。
在澀谷這個城市,在街頭過往的人群中,在24小時的時間里,上演著三個女孩光怪陸離的故事及她們惺惺相惜的友誼。
你不能指責她們,她們只是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的,盡管她們在做援助交際,為了能夠買漂亮昂貴的衣服或者如麗莎要攢錢到紐約讀書這樣的理由,到那種專門收購和出售新鮮內衣的隱蔽店鋪,脫下自己的內衣褲擺在那等男人們去買;或者陪那些變態佬們唱K、聊天等等。可他們并不愿出賣肉體。
可這部電影里,愛情并不是主角。
自始至終,總有一種溫情在蕩漾,總有一抹微笑浮在眼角。
青春、生活、夢想...
美好、物質、尋找...
它們像隨時要斷裂的細線,牽動它,便有種疼痛在里面。
澀谷24小時,彌漫著青春的痕跡。還有溫暖的友誼。讓人歡欣和感動。
http://blog.sina.com.cn/u/4c047cb70100084r

片子只看了約30分鐘,看豆瓣上的介紹,過于類似金基德的《撒瑪利亞女孩》,都是關于少女的援交,離開的沖動,夾雜著友情的深入,只是后者,處理的更悲劇一些而已。再看年代,前者97后者04,如此而來,金大同志有點過分了啊。

I saw a wrong documentary at the right time today, and remembered this piece I wrote some time ago.
----------------------------------------------------
KoGal 指 Koukou Gyaru 即高中女生,有點不良的意思。Bounce 當然是日本英語,應指“跳躍”的意思,就像織田裕二主演的“踴る大捜査線” 。中文翻譯成“涉谷24小時”。
內容是講三個女孩的“援交”故事,應該說不錯,得了一些電影獎,也有人將其形容為東京女版午夜牛郎。我感興趣的是其中好幾首插曲竟然是中文歌。大概有兩首北京風格的搖滾,還有一些港臺的流行歌曲。要知道這是1997 (對,我的1997),大國還沒有崛起,不像現在任何一個好萊塢小混混都有Chinese Connection (remember Mr. Lau in DARK Knight?)。 最絕的是役所廣司演的黑道分子和Junko在卡拉OK唱的竟然是日文版的國際歌!不禁讓我也有點熱血沸騰,回想起當年唱國際歌的時光。“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的確是太革命的浪漫主義了。
因為想知道到底是用的誰的歌,特別注意了一下演職員表,好像都是不知道的名字

一、這部電影用很多中國的歌曲,不知道是問什么。現在也沒搞清楚,難道是導演比較喜歡中國的音樂?
二、在里面看見了朱迅客串一個有一點骨氣的中國妓女,因此,前段時間還被人炒作說她在日本留學時拍過A片。
都保住了處子之身
為什么呢 也許導演編輯 也希望留下點大家純潔的東西
她們和其他的是不一樣的
她們始終有自己的原則

字幕很爛還是好看。
特別要指出片中無端出現大量中華雷曲,出人意料,效果驚人,尤其尹相杰那段,震撼力直逼奧利弗 斯通“天生殺人狂”里一曲“黃河九十九道彎”的經典橋段。影片利馬變身cult,重口味,hardcore,重說,heavy metal,死金,都得死!

《澀谷24小時》佐藤仁美主演,消えてゆく少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