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悲傷……
但是這個時代允許為自己而活嗎?特別是那些生活在一線城市,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老婆的被綁定者。真的有人會有片中年輕人們的勇氣嗎?我持懷疑態度。
片子很理想化,和李海鵬的想法很近似,我希望這個社會有一天允許大家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鄙視,不是像看怪胎一樣去看待他們。父母不會感到奇怪,朋友不會感到詫異,就像片子里70年代的英國那樣。
希望社會能停一停腳步,把心往前丟,而不是跑到靈魂的前面。

前兩天聽朋友介紹看了這部片子,一直想寫這片子的觀感,卻也不知道寫什么入世明理來
表達,可以說,這部片子里有太多我的影子,我無法跳脫出現實,來作為旁觀者評判。
我像弗雷迪那樣覺得自己年輕,看不上父輩的低收入高投入。認為那不是聰明人的做法,
我也像布魯斯那樣許下一個離開的承諾,只是為了等待有人可以結伴而行,我也像斯諾克那
樣自信又自卑,無時無刻都想要融入小團體。看到最后,和我最像的是朱莉,那個夢想成為
一名攝影師的女孩兒,她永遠認不清現實和夢想的界限,還有些膽小。
我也正處在這個迷茫階段,我不知道是否會有一個弗雷迪能拉著我的手跳上離開小鎮
的火車,但是我能確信我已經離我的少女情懷漸行漸遠了。就像影片中朱莉的母親,她盡管
也有著女兒年輕的心,但還是沒有隨女兒離開那個家,離開那個早已經忽略她的丈夫。可能
她知道,錯過就是錯過了,再怎么挽留都沒有用。所以她鼓勵朱莉離開,而不是讓女兒與她
作伴。
這影片我摻雜太多的自己的私人情感在里面,我無法對它做出一個很客觀的影評。

對,心的召喚,很早都想過一種逃出去,看到那種不會變化模式化的生活你就會更想遵循心的想法。
電影蠻輕松明快的,沒什么讓我覺得稍壓抑的地方,甚至有點俗套的父子理解橋段的感動,只是為什么呢,大概只是一個男人成熟的理解父親之后的小長成吧。
對于電影的理解我沒什么獨到,也沒體現什么好的價值觀吧,也許最后那個坐上火車尋找的故事才是想要表達的。
首先如果要我給這部電影打分的話,那么我會給出五顆星。這是伊布對舊時代保守思想的一次有力的批判和諷刺,想必與許多經受過那個時代封建思想的年輕人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我,就是眾多青年中的一個。本片中有非常非常多的隱喻暗示,如此豐富的隱喻被導演里奇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并絲毫不亂的表現出來,里奇堪稱天才。首先,在工廠的工作被所有人都瞧不起包括三個主角,這暗示了舊時代主流社會對勞苦工作的鄙視,然而,每個勞動的人都應當受到尊重,這一點還表現在精英大會上退休的稅務出納受到老板的一番無情嘲弄上,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工作類型的自由,每份工作都值得尊敬,而在只以薪水論英雄的時代,這必然是被主流所唾棄的。老板的女兒象征了保守社會青年們為數不多的接觸外界新鮮世界的通道。Bruce一直鄙視父親但最后理解父親以及Freddie離開時父親塞錢的情節都象征了父母雖然會不理解兒女,但是對他們的愛是永遠不變的
“陵園路口”意外驚喜的劇情片 青春的十字路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