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說,我是沖著加古隆來的。蝦米加古隆正好有作品更新,然后有注意到唐澤壽明。然后就耐著性子把戲看完了。
槽點很多,非常多。
劇情因為太過天雷滾滾,還有就是節奏忒慢,結果就經常按右鍵快進。
首先是切腹那場景,不知道導演到底在隱晦的表達些什么。那幾個師團長以及其高參切腹時,才下刀,然后身后立即開槍,這是介錯么?
是槍決好吧。
感覺在黑裕仁。當然,這點還算喜聞樂見。
最后的奇襲,四千板載兵突擊,然后用一個象征意義的掛旭日旗的兵被打翻,旭日旗躺槍來形容軍事作戰失敗,這個倒是挺有詩意蘊含,不過悲劇的是這個橋段,一會兒是黎明前(美軍陣地上),一會兒是大白天(美軍指揮部),鏡頭還反復交錯了幾遍,這導演到底咋想的?再省錢也不至于連兩個黎明的戲劇場次都排不到,想不到吧。
最搞的是,等仗打完了,字幕上說是幾個小時,四千板載兵和美軍全部陣亡。可背景還是黎明前,就地平線隱約有了太陽光,太陽剛剛要升起又沒升起的那段。
此外,啥狐貍?
難道能躲貓貓就能被敵人尊稱一下狐貍?
難道也就逃命時截擊了一下敵人,就那一次

日本人真的沒有反思嗎?
1、整部電影充斥著軍人的激情,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是真正的反思。
從最開始,“狐貍”通過紅色布條,救下了一個嬰兒,便是人性的體現。如果一味的追求戰爭,在嬰兒的身上放個手榴彈,那才是繼續戰爭。當然,captain更為勇敢的去抱起那個嬰兒更為可貴。最為可貴的是,敢于做出投降的命令,敢于向自己曾經的使命說no。戰爭進行到最后,便成了政治與人性這兩種理念的戰爭。只有人性戰勝政治的戰爭才是勝利的,狐貍最后戰勝了狗日的政治,人性的光輝閃耀著,這不是對戰爭的最好反思嗎?
2、日本軍人的素養讓人欽佩!
撤退中的散兵游勇,沒有四處逃命,他們自覺的加入了一個大的戰斗集體,自己的服從上級命令。敬禮的姿勢始終一絲不茍。即使投降,依然唱著軍歌,走著整齊的步伐……這種素養,絕不是踢幾腿正步,大大的啤酒肚,開著軍車到處亂串的人所不能比的。
3、世上并不是只有你一個是人民的軍隊。
世上并不是只有你一個是人民的軍隊,并不是只有你一個會幫老百姓蓋房子,并不是只有你一個會抗洪搶險。皇軍原來也是人民的軍隊。并且

出港的貨船
你來保衛還海上的人吧
踏入敵陣一步的話
軍隊的主力在這里
我要進行最后的抉擇
騎兵炮兵協同作戰吧
萬朵櫻花是你的裙裾
吉野的花兒被山風吹拂
如果不是生為大和男兒
會是散兵游勇,落花流水
尺把大的槍算不上武器
寸余的劍由能做何用?
不知不覺,在這里已二千年
千鍛萬造鍛造出了大和魂
守護軍旗的武士
總數達二十萬
屯兵于八十余處
解除武裝,酣然入夢
東西千里,漂洋過海
如果有國家要向我們報仇
出港的貨船
你來保衛還海上的人吧
踏破阿爾卑斯山
歷史悠久,潔白如雪
奉天而戰
是日本步兵的精髓
踏入敵陣一步的話
軍隊的主力在這里
最后的對決是我們的任務
騎兵炮兵協同作戰吧

基本解釋
[Better be a piece of broken jade than unbroken tile] 為堅持正義而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大丈夫寧當玉碎,安可以沒沒求活。——《南史·王僧達傳》
詳細解釋
1. 美玉碎裂。比喻美好的事物遭遇不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山 鵲飛而玉碎, 隨 岸蛇生而珠死。”
2.
美玉碎裂。形容聲音清脆。 唐 李賀 《李憑箜篌引》:“ 昆山 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王琦 匯解:“玉碎,狀其聲清脆。”
3.
美玉碎裂。謂為理想、信仰、正義而死。 三國 魏 阮籍 《吊某公文》:“如何不吊?玉碎冰摧。”《南史·王僧達傳》:“大丈夫寧當玉碎,安可以沒沒求活。” 清侯方域 《為吳氏禱子疏》:“不辭玉碎,留暫時於人間;所喜石堅,得請申於帝座。”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我 李自成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源自百度百科)
小時候每次看抗日電影,對玉碎這詞總是很不解,玉碎了就碎了,和人怎么能聯系起來了呢。后來百思不得其解,終于明白,玉在此表示美好的東西,像玉一樣美麗的東西
其實他能做出類似投降的決定,也是可以看出端詳的, 因為他也有家人,他也拍死, 但是一方面又背負軍人的職責, 和使命, 所以也是很糾結的, 不過軍人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什么要去侵占別的國家呢?不過落后實在挨打的, 如果真的無法保衛自己的國土, 那確實只要放棄了, 至少還能和平共處吧, 或者遇到無法和平共處的時候,可以選擇逃離,選擇更好的環境
他們也沒有趁機殺人挺好的,如果殺的話只會傷害到無辜的平民
其次是對天皇的榮譽感,這種東西我沒有哈,但是可能有國家的榮譽感吧

大多時候我為看中國某些二流電視劇電影刻畫的丑陋日本人形象感到恥辱,其他的都是后話。看中國的戰爭片等經常讓你淚流滿面不知道要宣揚的戰爭場面還是精神還是感情,導演基本上都融入進去了,全劇跟戰爭一樣異常混亂。看美國的戰爭片,看到最后你總是不明真相地為美國人而自信自豪,如果加上中國人的話你都能把那種自信自豪說出來,好吧我扯了。
這部片子很平常,只是一個國家在宣揚自己現有和曾有的民族精神所做的電影,里邊講的都是戰爭年代軍人、平民要做的選擇和自己的精神正否的一些東西。我想說的是大部分的日本拍攝的電影、電視劇都要比中國的電影、電視劇要優秀、要真實、要滲透人心的。下邊是我自己看這部電影的一些感想,心里憋著不寫出來難受,看到的有異議的同學還望不要直接攻擊我,淡然淡然地看就好:
總攻之前接連的幾次槍聲,彰顯了櫻武帝國軍人的精神,如果因為自己而拖累團體、如果因為自己的怯懦而無法和團體一起、如果因為自己的缺陷無法跟上團隊,那么他們也不會選擇留下來,沒有活著認輸的帝國軍人。
“做好死得準備是必要的

【太平洋的奇跡】坑爹的導演,常識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