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皮恩用150分鐘的時間將一個女作家的不同人生時期以極其細膩和聚焦的方式呈現了出來。珍妮特這個精神世界異常豐富的女孩與文字為伴,她是世俗意義上的孤獨者,是一個看起來不太聰明的甚至有點遲鈍的人,但這似乎也是天才的特性。影片描繪了她在童年時代和青年時代兩個階段的生活片段來塑造了一個“孤獨”女人的生命章節。孩童時期的她已然有著豐富的文字創造力和想象力,但是當她寫下“觸摸夜空中的星星”時,卻被愛抽煙的姐姐無情的以星星不可能被觸摸為由否定了這段文字的價值,這是一個極其具有代表性的互動

去年因《幸福的拉扎羅》紅極一時的意大利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在她的 CC標準收藏TOP 10榜單 中選到了一部新西蘭電影——《天使與我同桌》。阿莉切說這部片子讓人感覺自己“參與進了故事的講述中”,它帶來的愉悅“就像人置身水中任由水波流淌”。無獨有偶, 瓦爾達奶奶前年在CC淘碟 ,也選中了這部作品。
1990年上映的《天使與我同桌》是新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的作品,曾獲得第47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Grand Jury Prize)

1、窺視與欲望
片中幾次出現,珍妮特透過姐姐的手掌偷窺外面的世界、在石頭和樹的后面偷窺姐姐偷情、看躺在桌子上男老師的身體、在異鄉的小屋里偷窺小朋友玩耍……她出于本能的感知女性身體性體驗、思鄉情懷、戀師情感。
2、寫作源自自卑
小時候,當眾承認自己偷了父親的錢,而在同學們面前無法抬頭。這段鏡頭沒有過多的其他孩子的耳語鏡頭,只是跟隨著珍妮特站在高大、強權的老師面前(大仰角鏡頭,使用十分夸張,夸大了珍妮特的恐懼),硬著頭皮說謊,然后獨自在其他吃了自己買的口香糖的同學們的娛樂歡呼聲中,在講臺上罰站。老師以強硬的姿態,將孩子推向自卑的地獄。
3、真實女性在銀幕上的張揚
影片中,女主角珍妮特的容貌從小到大,都沒有那么亮麗。其他女性的容貌也都是平常不過的樣子。將真實女性呈現在銀幕上,這從瓦爾達的短片,關于真實女性的樣子(具體名字記不清了),開始,女性電影制作者,就希望通過非欲望化的,非性感女神的女性呈現在銀幕上,真實表達女性的生活體驗。
經期、性愛、墮胎……這些影響女性淑女形象

本片講述了女作家珍妮特人生三個時期所經歷的各種事情,電影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影片拍得細致而精美,節奏緩慢,細膩地反映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準確再現了女作家珍尼特的自傳體小說原貌,體現了她命運多舛的前半生。
片中的心理描寫細膩而有味道。珍尼特上中學時,一天姐姐瑪麗叫她去游泳,她因害羞而拒絕了。姐妹們快樂地邊跳舞邊走出大門,而珍尼特卻悄悄從窗口張望著她們沐浴在青春的陽光和小調里。這一段對比細膩地表現了珍尼特極度渴望擁有與常人一樣的快樂生活,卻因害羞而常時間的壓抑自己。類似的段落在影片中隨處可見,皆表現了一個女作家敏感而脆弱的內心。在緊接著的段落里。姐姐瑪麗在外出游泳時被車撞死,珍尼特將姐姐剛才穿出去的大紅裙子鋪在床上,壓平一個個褶子,那段陽光下的歡快小曲響了起來,珍尼特撲倒在紅裙子上,含蓄地表現了珍尼特面對親人死亡時極度的痛苦。
上大學時,珍尼特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貧寒的家境使她不得不放棄她一生最偉大的夢想去當一個教師,然而她的內心卻有千萬個失落。這種心情表現在當她正布置教室的時候
如果經常看女性傳記,一般人多半會產生個幻覺,以為那些享譽世界的歐美女作家非瘋既傻,你看嘛,從弗吉尼亞.沃爾芙,到希爾維亞.普拉斯,個個命運多劫,性格擰巴,愛情偏執,可偏偏才氣呢卻都是縱橫千里,似乎女人只有精神到如此程度,才能創作出驚世駭俗的偉大作品。
其實,當一個人因為失去正常理智而無聊或者痛苦到極點時,寫作作為活動范圍最小的精神活動,往往成為第一選擇——所謂的‘精神院里出才女’,恐怕只有這樣的解釋才顯示得出一定科學道理。
片中的詹尼特.福瑞姆確有一點不同,與前賢相悖的她,既不美麗,又不聰明,身材臃腫且笨拙,還頂著滿腦袋南瓜般的紅色頭發,無論是和天才的特立獨行,還是和苦菜花的苦大仇深,詹尼特都一點沾不上邊。平凡的詹尼特在保守的民風中長大,又像所有那些不怎么惹人喜愛的孩子一樣,總會遭遇到一些教條古板的事情,必要時還多了些極不雅觀的經歷。但不可否認的是,詹尼特有寫作天賦,從她石破天驚的第一首詩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非常遺憾的是,寫作這個特長,卻沒帶給她多少尊重及快樂

Fear no more the heat o'the sun 別再害怕驕陽的炙烤
Nor the furious winter's rages 別再害怕隆冬的嚴寒
尖叫聲此起彼伏的精神病院里,
當珍妮特將莎士比亞的詩句寫在墻上時,
我的心也同她一起默念、震顫。
我在她對文學赤子般的熱愛中慚愧,也在她不可自拔的童真中沉湎。
我也曾有那樣的童年,強自鎮定在怯懦里莫可名狀地旁觀,
眼中噙滿淚水也無法追回至親的逝去。
文字如同一雙毫無惡意的手掌,安撫著那顆不諳世事的心靈。
每個人都曾是初生的嬰兒,帶著無知的困惑摸索著越漸冗雜的世界。
當身體無所適從的寄人籬下,當糖果帶著馨甜蠱惑了清澈的純真。
在懸空的生命里這僅有的支撐力變得彌足珍貴,
一個人的烏托邦,一個人的自由夢想,
攜著書籍的翅膀,縛著詩歌的光芒,在越發獨自的黑暗里尋找明亮的出口。
異于他人的卷頭發、偷食的火腿屑、藏起的糖果紙、寂靜的墓地、
數不清楚的阿司匹林藥片、精神病院里的游離,
當第二百次電擊已然結束的時候,那清明的眼珠依舊清明。
經年過后,如同重生,沒有人能夠忘記過往,

《天使與我同桌》富有感染力的劇情片 精修字幕 & 導演手記 :尋找珍妮特,電視項目終走向影院,還差點掀翻那年的威尼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