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土丑窮,談幾點主觀感受,純屬個人觀影體驗,并非客觀評價,導演勿惱!
1、片名太過于憤世嫉俗,導演要批判或者要揭露,都沒有必要把憤怒及厭惡表現在片名上,這種情緒太重的標題只適合用于博人眼球的公眾號!電影片名多種多樣,有些說明主角特征,有些是故事發生地,有些是懸念,有些是引發事件,但是,極少有電影片名直接表達觀點及態度。導演太急于表達,以至于片名都用了兩個攻擊性極強的貶義成語!
2、海報的設計感和層次感不強,第一眼看這個海報,沒有一個引導視線的構圖設計,畫面太滿,不夠直觀

我不想去聊這個片子的內容,不管是電影批評的角度還是影迷情懷的角度。
當然,在我認真的看完整部電影以及看了導演的所有自述之后,我覺得任何批評和夸獎對導演都是沒有用處的,因為他的自我沉湎已經是經歷過謙卑,認可,否定,自卑,不服,自傲,自我憐惜的所有階段了。他已經為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都做好了心里的準備,我佩服這種孤勇的氣度。
影片中羅列了一批卑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概念一再中傷者導演的情懷,沒錯,我也遇到過無數次,這且算是一個年輕導演的自我修行的上半部,那我來給導演說說下半部。

在一個日記電影下面隨便寫點日記吧。
這是部催人算賬的電影。
之前豆瓣上看到有位作者兩萬塊自印了一百本書,每本兩百塊,書名就叫兩百塊。(數字不敏感可能記錯)。po了幾張書頁的照片。講什么?完全不記得。印象深刻的是,幾張紙沒有一個分段。密密麻麻的第一人稱。
這件事在我內心中發酵出一個靈魂拷問。如果我自掏腰包兩萬塊,好像也不至于掏不起。
《經濟學原理》的一點皮毛:決定定價的不在于成本,而在于供需關系。由此解釋一切文娛產品,總成本不會由銷量影響

徹尾失敗!不如,擦一擦你那滿腹經綸的道貌岸然,我們再談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