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漂亮了,太新浪潮了!什么樣的電影啊!我覺得文本和影像的隱喻表達和內在張力都到達了極點。
或者換句話說,這是近期看的電影里最接近文本敘事而非情節敘事的一次。可以說電影的行動邏輯幾乎全在文本上,文本的主軸完全覆蓋了人物行動的主軸。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可以靠著文本的內部的強硬的能量把人物全立住了。精神分析式的人物切片在這里是失效的。當然也可以說,過往的評論視角過分地倚重了人物中心論,導致了在評論部分文本主軸的影片時的失衡。
舉一個例子

或許有人還記得,
去年個人院線十大華語佳片里,因為實在湊不齊片單,
所以我把在金雞獎看過的《第十一回》算入內,才湊齊十佳。
如今《第十一回》終于上映了,
我迫不及待去二刷了這部電影,
最深刻的感受是:
這一出荒誕喜劇,你不一定能看懂!
[視頻]
下面關于《第十一回》十一句話影評,多一句,請查收:
1.實話實說,二刷完《第十一回》之后,我的觀感不如第一遍看的時候那么驚艷!
原因有兩個,首先是這種章回體還帶一點小懸疑的荒誕喜劇,當然是第一遍沒有任何預設情況下看更新鮮更讓人驚嘆;

作為陳建斌第二部導演的作品,從第一次在北影節上亮相就得到了許多好評。在經歷了撤映風波和臺詞整改之后,這部電影終于和大家見面——很高興,當我看完電影出來,我覺得對于這部電影的所有期待視野都是值得的。
影片在完整度和成熟度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導演風格也日趨明顯,可以說,華語影壇又多了一顆閃耀的新星。
電影以章回體小說的方式講述了一出黑色幽默的戲劇——可以有理由地相信這樣的結構有對昆汀的致敬。
影片的導火索是話劇團的排練,他們改編15年前一場真實的殺人案

看了陳建斌的《第十一回》,又是一個黑色幽默但戲劇味十足的故事,陳建斌在上部《無名之輩》里的表演給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隨便一個臉部特寫勝過喜劇演員任何的擠眉弄眼。但他絕不只是追求喜劇,追求娛樂的,幽默只是他自嘲和諷刺的一種形式,在他所飾演的角色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中年無所為的底層男人是如何(可笑地)與生活對撞,被命運所裹挾,活成戲劇,愚人自愚。但他絕不似魯迅的悲觀主義,而持絕對不慫的樸實心態,他的人物總在主動試圖化解矛盾,為了所愛與贖回,一切犧牲在所不辭

第十一回:讓人沉浸!好看是好看,貌似還缺點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