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于《環球銀幕》
黑白攝影,記錄70年代初導演本人的童年生活,家庭婚姻危機,社會動蕩暴亂,片名是導演的家鄉,領跑奧斯卡最佳影片...你能猜到我接下來要講的是哪一部電影嗎?如果你的答案是阿方索卡隆的《羅馬》,那你就錯了。因為正確答案是肯尼斯·布拉納今年的新片《貝爾法斯特》。
雖然布拉納在各個采訪中再三強調自己并沒有看過《羅馬》,但這兩部電影無論在主題上,形式上,還是內容上的相似性還是十分顯而易見的。就算布拉納本人真的如其所言沒有看過《羅馬》(雖然我并不相信)

【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短名單影片】
?【貝爾法斯特】
每一座著名城市,都有一部對標歷史與文化的電影。這座海港城市,是泰坦尼克號的建造地,在彩色片頭中,看到兩艘巨輪,很強的代入感一分鐘帶我扎進劇情里去了。
在社會動蕩的年代,黑白呈現的拍攝技術,我也不由得回憶了一下我的童年是黑白還是彩色的底片。即使外界干擾,孩子們依然天真爛漫的兩小無猜著學習與生活,這一段童趣,我想起自己童年有個黑白的空氣中漂浮沙塵的下午,我的發小大磊

我們通常不會去在意
那些平靜的日子,
總覺得它們平淡
少了份刺激。
只是,當災難或紛爭降臨
我們才會體會到
那些日子的珍貴,
可以自在地笑,
自在地享受陽光,
自在地去尋找
角角落落里的美好。
憤怒的年輕人拿起燃油瓶
砸向那些所謂仇人的家門,
他們砸碎的不只是別人的生活,
還有自己被謊言蒙蔽的良心。
歲月會留時間讓他們去悔恨,
為自己的當年懺悔和贖罪。
當每個人最后只能選擇逃離,
也許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至少在異鄉,即使水土不服,
即使無人問津,一個人

又仔細想了想為什么無法共情
導演拍得極其有耐心也很細致,老太太眼鏡片里映射出來的舞臺劇是彩色的(突然串戲better call Saul )。把一家人離開老家的前因后果和各自內心戲表現得自然又詳盡。
但是這個小孩子的視角確實很難共情。
爺爺和他談如何追求小女孩兒,父母坐下來詢問他移居英格蘭的想法,還為此推遲做決定的時間。他說怕過去別人都聽不懂他說話,爺爺說“沒關系,我和你奶奶結婚50年了她說的話我一句也不懂”“他們聽不懂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然后耐心的用自己過去給小孩解釋

同樣是以北愛動蕩為背景,相比《71年》緊張而激烈的劇情,《貝爾法斯特》更多的充滿了幽默詼諧和隱隱的傷感氛圍。
影片以居住在天主教徒聚居區的新教家庭出身的小男孩巴蒂的日常生活視角來展現北愛民族宗教矛盾逐步激化升級的社會大背景。
開場就是原本歡樂祥和的社區被突如其來的暴亂打破,預示著愈演愈烈的社會矛盾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打扮時尚的小巴蒂母親的正確三觀,以及爺爺奶奶們豁達的人生態度,讓小巴蒂在混亂的時局下依然可以保有那個年紀本該擁有的童趣。直到被莫名卷入暴亂時差點讓家人犯險

2021年又看了一部黑白新電影《貝爾法斯特》,故事講述流暢、情感豐富。。。甚至有些遙想當年的味道 Never trying to become what it simply is not, it remains earnest, honest and intimate throughout. 導演講述的家國情懷,然而他不講大道理、從生活的小事入手,不經意間那些至情至性的片段、記憶透過熒屏直擊觀者心靈。

《貝爾法斯特》將歷史縮小,再慢慢品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