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張博說戰雷不火要轉做幕后了,于是留意看了一集,實在太狗血太垃圾了,好久沒有看到這么垃圾的電視了,絕對是黑軍人的,導演和解放軍有仇,一幫好演員,在這樣一個垃圾劇情中,一個個和小丑似的,唉,真tmd垃圾,看的想吐血。
3個戰士,被一個穿著鐵甲的怪人,打得半死,鐵甲那么大的縫隙,這3人手里拿的槍和柴火沒區別,打了上百發子彈,居然只中一槍。
2個戰士,逞英雄對打胡子刀王,同樣被打得半死,tmd手里有槍不知道用,非要去逞能尋死,后面有雷,不會打腳啊,幾個地雷就會把山谷炸平啊,原子彈啊,怕被炸,不會躲遠一點開槍啊。看著我們的解放軍真垃圾。
唉,這種片子怎么拍出來的,怎么通過審查的,居然還有sb在說好看,什么智商。
如此垃圾片,不吐不快。

當時是沖著張博來的,看他的孫權,感覺還不錯也是期待此劇。看完后感覺此劇有好有壞,可惜了這個好題材。
好的地方:
1.深刻的闡述了關于地雷和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第一集小姑娘的死和第二集哥哥被炸斷了腿,這兩個情節很令人震動。小姑娘一直在無助的哭著,我的心都跟著他在顫抖,害怕地雷一不小心就炸了。結果拆了地雷還是沒救成小姑娘。第二集他在醫院里的表現很自然的體現出地雷對人造成的傷害,即使明白踏上雷場就有可能會有這么一天,他還是很難受。觀者也會覺得如果沒有地雷該多好。
2.配角的塑造的還不錯。教導員關鍵,兩個連長,還有抄著川普的王團長,已經后面才出來的賀權大隊長。這些人都很特色,也并不十全十美,即使戲份不算很多,他們一樣能奪得觀眾的注意力。
3.關于排雷方面的情節還是編排的不錯的。劇末放出了真正的歷史和維和經歷,也算是一種致敬。
壞的地方:
1.主角的性格太討人厭。編劇是想借鑒楊過,可是楊過沒炸死他媽,然后怨爸爸。他也沒想到他哥哥才是最無辜的那個。從來都是他哥哥爸爸幫他擦屁股。后來想學排雷

你走的每一步都事關生死,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整個人生。
——題記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烽火雷場,忘不掉赤子忠魂……
愛上了一部電視劇《戰雷》,很愛很愛,以至于看完他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這之后的每天的每天,我都無法忘記,每夜夢中,自己總能看到他們,雷場里,雷場外……
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遠方,雷公花亦開的茂盛,我不禁莞爾,對于這部戲,我還有什么是不愛的?應該是沒有吧,《戰雷》于我,是一份深愛、一份癡戀再加一份心疼吧,所以,就這樣,戰雷,一直放在了我的心上。
雷場,是向死而生的修羅場,能上去的都是心靈相通的人。他們之間有一種莫大的信任——那是勇于將生命互相交付的信任!
雷場即生死場。踏入者,須生命交付他人,唯有信任,才能共同走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雷的地方就有生死。夢中,我一遍遍的見到雷場

實話說,沒有看全。因為實在堅持不下去,跳著看了三分之二吧。
專門說說編劇硬傷吧
第一、請不要亂用中國古代的周易八卦,實在不明白一個雷場為何要按八卦方位布置。
第二、高等和林峰救人那場戲,林峰抱著炸彈沖出門,明明開車經過河邊,不知道把炸彈扔進河里,非要等車撞斷橋欄桿落水再驚險跳車,其智力之低下令人發指。另外,兩個人跳車怎么會從車子同一邊鉆出來?
第三、高等被鐵籠困住,疑點有三:其一、鐵籠為什么要裝機關,想殺人直接裝滿尖刺不就行了?其二、在潮濕悶熱的山里,什么材質的絞盤鎖鏈能夠50多年不生銹?其動力何來?其三、旁邊都是木棍、石頭,為什么戰友要用自己的胳膊卡住機關救高等出來?只不是典型的胡編亂造嗎?
其四、雷冢里所謂的寶藏居然是古籍,此等深意著實令人扼腕。黎江的先人吃飽了撐的吧,幾本書帶不走?非得珍而重之的買起來,再步上一堆地雷,留給后代一些似是而非的線索,生怕自己絕不了后是嗎?
其他的就不提了,據編劇自己說是武俠化動漫化,其實是可笑化、雷人化。

關鍵詞:戰友
主要內容:梳理林峰和高等的關系全程;略及陳晨、胡一楠、黑子以及軍營群像。
一、 林峰和高等
初次見面,兩人相互不待見。高等喊著他是哪兒變出來的小偷,指導員介紹著他是怎樣的一位英雄人物,高等卻心不在焉地聽著、吊兒郎當地喊著適應適應。林峰一個人呆久了性格有些各色,少言寡語間手腳狠辣,先是把高等一把拽起踢飛在地上,接著用鐵鍬把高等包裹和棉被鏟出屋外,拿著把小刀在他面前晃悠來晃悠去,最后把高等晾在屋外,把門一扇。
夜間盜槍和踩雷事件,是兩人相互見識的第一步。林峰單手拽起一把地雷引線,兩逃犯連連討饒,乖乖繳槍自上手銬,高等貓腰在樹叢里暗暗說“老東西有兩下子”。高等踩雷后,林峰留下一刀一步話機就走,高等寧死不求救,玩命拆雷而回,崔鳴抱怨他又臭又硬林峰淡淡地笑。
高等弄炸了煤氣罐,林峰烤了雞,香味撲鼻,施舍性地對高等說要么過來吃要么滾蛋,高等不吃也不滾,說這修理班也不是你家開的,老子愛在這里待著就在這里待著,強化存在感。最后不忘加一句“吃死你個山大王”。
林峰出去三天

陳晨和林峰,是兩個非常相似的人,相似的點在于他們都是被迫推上“神壇”的人物——這是一場盛大的“造神運動”。
這部劇隱含深意我覺得非常好。林峰的戰斗英雄是“被給予”的,陳晨腿傷堅持上前線也是因為他的軍長父親需要兒子“做表率”,那么從此兩人各自陷入內心的糾結之中。
林峰心中埋入了一顆雷名為“良心的譴責”,他并不是戰斗英雄,卻成為被推出的英雄人物。陳晨的心愿不在于當兵,可因為父親需要他做表率,失去了一條腿也要說服自己去前線。在造神狂潮當中,如果“神”跌落了神壇

“戰雷”人物鮮明的劇情片 “造神運動”值得思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