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第一篇豆瓣"影評"獻給我尊敬的四川散打評書藝術家-------李伯清老師。
李老師首次觸電,表演不溫不火,把一個老和尚不爭的味道演得比較到位,和曾經電視劇中的夸張演出功力有了進步。
下面說說片子。
其實片子的一號男豬腳應該算廖健,因為要拉人進電影院所以扯出達叔湊角子,劇情喃,咋個說,就是東一榔頭兒西一錠子(我習慣方言寫作文),球都沒說到一個,想起哪扯起哪,可以說爛得無以復加,金莎那個帶湖南口音(她是不是湖南人哦?)的椒鹽四川話聽得我扣臉…吉杰那個癟嘴子吃飯戲和志偉叔差幾帽子遠,莫法說。
我是3月8號看的媒體場,達叔是到了電影院現場的,還有矮冬瓜也來了的,這都不重要,遺憾的是原定到場的李老師放了我們鴿子,太遺憾了。
因為媒體場,不要錢我還拉上了一個兄弟去看,在電影院里我一直給他道歉,表示歉意,他大度的說莫得啥兄弟,你表自責免費電影還有統一奶茶和達叔真人配黃龍溪宣傳片(黃龍溪整治以前很紅哈,成都哥子都喜歡去)我腳得可以了。
看,多好的孩紙啊!
半躺床頭手機打字,難免有白字,見諒。

隨著煙花禁燃令的解封,近幾年有關煙花的活動又開始舉辦了。
當看到光著膀子的師傅們,在以打鐵花蹦出的火星為背景舞動著火龍時,這個場景讓我的某些記憶仿佛被喚醒了,關于四川、綠水、竹林、泡菜、煙花等元素是這么多年后我對這部電影唯一的印象。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應該很小,某個百無聊賴的夜晚,在不知哪個視頻平臺的首頁刷到了這部電影。但過去了十幾年,電影名字、情節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為實在找不到片子看了,在時光網和豆瓣搜索了它的部分影評,有好評有差評,好評認為是四川話和香港喜劇的結合,于是我對這部片子抱有了幻想,我以為打差評的都是非四川人,他們聽不懂方言中的幽默。于是我跟朋友去了電影院觀看,結果發現那些寫好評的都是托。電影院里面,連8歲小孩都吵著說太爛看了,我是四川人。
什么李伯清、什么吳孟達見鬼去吧。

【大人物】我是四川人,我想說這是一部爛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