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評三顆星,看到1975年放映,這么早年代能拍出彩色質感這么好的片子,果斷加一顆星!sunny 善良,但偏偏一些原因讓他搶劫銀行,可能因為越戰留下的心理陰影,也可能是受不了胖老婆的叨叨叨,炎熱的天氣搶銀行,他一定沒有想好,所以一直焦躁,不停地通過安慰同伴sun使自己盡量心安(想起了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不停地數落板兒使自己心安),倆人都是新手,這些被對這些場面見怪不怪的檢察官警察fbi早已識破,應該是這樣,于是跟他倆打持久戰,拖延時間對那些人質挺殘忍,真正殘忍的在后面一槍擊斃sun

這部電影拍攝于1975年,是根據1971年的真實事件改變而成的,之所以強調了兩個時間,是因為在我看來影片中的這次銀行搶劫案有著那個時代的鮮明印記。反戰運動、性解放、無政府主義、嬉皮士、同性戀,美國的六七十年代充斥著這些今天看來還很叛逆的詞匯。在這樣的背景下,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男主角與《出租車司機》中的羅伯特德尼羅一樣是越戰老兵,一樣被社會所拋棄,為了生計而奔波,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影片的幾個場景都是耐人尋味的,當帕西諾飾演的桑尼與警察對峙的時候,圍攏了許多的路人,他們為桑尼叫好歡呼,這樣的態度在今天難以理解的,這樣的態度也只屬于那個時代。警察維護的是政府的利益,游行示威是對抗政府,搶劫銀行與警察對峙也是,在群眾看來桑尼與自己的立場一致,只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桑尼選擇了一種更勇敢也更激進的方式,他應該贏得歡呼。沒有什么是非對錯了,有的都是叛逆的激情。
如果說路人對桑尼的支持不過是借此宣泄一下在那個時代已經毫不新鮮的情感,那么桑尼與人質間飄忽不定的界限著實讓我難以揣測。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Dog day afternoon.網上翻譯《熱天午后》比較貼切,雖然我覺得伏天更顯得悶。所謂“黃金萬兩”實在是不著邊際。
Al Pacino的早期片子,形象很有張力很帥的。
下午在永康路那個書吧看的。到的時候片子已經到了末尾;有兩個從頭看下來的人說支線太多,走了。然后老板又給我們從頭放了一回,讓我覺得那倆人沒太用心看,老板說他們是來混圈子的。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從開始我就在想為什么會有Sal的存在,這樣一個戲份不多不少的里子角色,平白無故加進來不是一個好導演該做的。可惜透露的也很少,只告訴我們他參加過越戰,坐過牢,不知道懷俄明不是一個國家,還有被一些人認為的有點遲鈍。Leon戲份不多,處境是失業,沒有朋友,因為要跟人交流決定離開Sonny。比起Sonny承受了許多的重負仍然一直堅持負責并且表現不錯,我們可以認為這兩個人都是被周圍的環境壓迫著的,雖然一個搶銀行另一個沒有,一個堅持說明自己不是同性戀而另一個是,他們都被壓迫得很痛苦,試圖去作些改變。
再看主角,一個一直以來的模范型人物,一個健康而有責任感的男人,被迫選擇搶銀行

Sonny拆開了禮盒的包裝,取出獵槍,笨拙,吃力,有些滑稽,禮盒上的繃帶纏住了槍管,他取不下來。
這個片段,像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隱喻:一場無法脫身的滑稽戲。
如此滑稽,荒誕,黑色的喜劇上演了,并在作為人質的銀行柜員拿起這支槍,跳起舞蹈時達到高潮。如此種種,還sonny神經質的同性戀人(他對sonny的熱情避之不及),歇斯底里又不可理喻的妻子(這讓我真正笑出了聲——婚姻生活),跳脫現實,離譜,可笑。
作為觀眾,我感到被冒犯,因為當我面對暴力犯罪片中的一處可笑的細節,我刻意不笑
【熱天午后】輕微斯德哥爾摩,殘酷人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