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上傳自己一天中所有部分的照片,我們用我們整個生活,來換取被記錄下來的微小片段”非常棒的一句臺詞。
本片很有新意,借男主查明與其曖昧女孩死亡的原因,重點探討了當下網絡、現實、記錄(網絡媒介)之間的關系以及對現代人的影響,除了說教部分較生硬,臺詞都非常有趣,劇本節奏明快,張弛有度,算近幾年電影劇本中潛力很大的那種,但導演技法較普通,心思都花在完成敘事和配樂上了,較一般的鏡頭語言很難將電影推向更高的高潮。(打算重新調整一下本片分鏡)
二次更新

故事其實有點碎碎念的意思。
男主是個話癆,大概和職業有關,任何一件事兒,到了男主這里,都想要挖掘出一點什么,做成一個話題。
然而,這么一天晚上,男主忽然接到一個電話,說你女朋友死了。
什么?男主有點蒙圈,自己旁邊可是躺著一個的。為了保險起見,男主把自己的后宮名冊翻了一翻,也沒聽說誰死了啊。
一轉眼,男主就被自己的“大舅哥”拉著參加了葬禮。
說實話,一直到葬禮,男主都沒想起來,這個飛來女友是啥時候和自己有了交集的(當然了,事后故事也交待了,其實是真沒交集)。
然而

意外驚喜。
一句話簡介:紐約人作家男主被死去hook up對象的家屬連哄帶騙騙去德州,一邊尋找姑娘真正死因,嘗試從零開始做播客,一邊感受當地民風淳樸,尋找心中的意義。
四舍五入就是一部社會派推理:有主人公接下重任,尋找陌生人真正死因,有剝絲抽繭,后知后覺,與死者死后再相熟。事件越來越復雜,水越來越深,偵探開始真正思考:為什么我要尋找真相?最后線索收束,他做出了選擇。
作為中西部人,我特別愛看城里人進村文化沖擊。畢竟我也是村里人!Ty長得好像Charlie Berens

看完《仇念》,有些些被挑撥了神經,又不知道是哪根。然后看到伊隆點題,原來無論是什么念,時代的神經已經被挑起。這是一個美國許知遠試圖撩撥當代人的神經又自己被點穴,然后把手從口袋里抽出來的故事。
無論如何,影片把到了時代的脈搏,然后用性,謀殺,家庭為血肉填充包裹住了神經,現實也魔幻,幽默也血腥。

曾經,男主對仇念視而不見,他所熱衷的,乃是人性的探索,繼而上升到家國情懷,以此驗證兩者之間的關聯。算盤打的挺好,可這場意外之旅,伴隨著目的性,總會不自覺的偏離軌道,究其原因,還是太自信了,忽視地域、家庭和兇手帶來的深層沖擊,直到最后,毫不留情的扣動了扳機……
那一刻,只為了昔日的情人,再也沒有比這更高尚的追求牽絆著他……

仇念是一部虛無主義電影,到底還在說一個事兒:仇恨怎么產生的。
很明顯,是死去女孩兒他母親教育觀念導致的(死去女孩兒稱為小紅)。小紅母親教育孩子成為著名人物。小紅生活在小鄉村唱的也不怎么好,長大后會有心里落差,染上了毒品,片尾男主離開時小紅母親帶他回去而不是小紅他哥,也是這個原因。后來,制片人的出現也導致了小紅的死。
本片主要針對文明與野性的討論。男主身處大城市,一開始來到民風彪悍的德克薩斯,并不支持槍殺仇人的想法,而且堅持找到真相
《仇念》2022年,仇恨藏在人的心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