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最近被朋友說看動畫幼稚,所以突然想說這么一段話送給和我一樣的你們——其實喜歡看動畫的人不一定是所謂幼稚。只是因為我們知道,動畫里其實藏著太多有深意值得思考的東西了,以至于,他值得長大成人的我們,去欣賞,去思考,去學習。在這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里,保持一顆純真樸素的心
在看這部劇之前我最喜歡的是《怪誕小鎮》,但現在《希爾達》已經占據了我心中的第一位。這部劇讓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東西,關于成長,關于生命,關于態度,甚至是關于死亡,你真的能從里面學到很多。

女主真的很可愛而且善良,因為從小住在森林的原因,她有很多神奇的朋友,在森林里住了上千年的木頭人、上古巨人、需要簽訂契約才能看見的小矮人、頭上有角的小鹿狐(超可愛!!!)......她看到未知事物的第一反應不是恐懼逃避偏見,而且好奇熱情愿意去了解,這真的很酷很難得!
她的媽媽也好棒!愿意去傾聽,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她的想法,對于她那些看上去“奇奇怪怪”的朋友,她都是禮貌相待。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還沒簽契約看不見小矮人的時候,她沒有覺得Hilda是在說謊

聽說第二季要出了,看完第一季之后收入了漫畫的全套,看到作者的畫風好像跟動漫比起來,包括前后期對比,是不是后面對于希爾達的創作也有收到動漫化的影響?
總之是非常之余輕松的英國動漫,很喜歡勇敢好奇的希爾達,里面出現的各種森林里奇異有個性的生物實在是太可愛了!最喜歡里面不由分說打開希爾達家門,在火爐邊躺下開始讀書,嘴硬不愿意承認喜歡在溫暖空間里與人相伴卻常常不期而至的woodman。
里面媽媽的配音是《廢柴舅舅》里面的媽媽,在那部英劇里就對媽媽的印象深刻
《希爾達》是細雄在小紅書策劃群里提到的一部影片,而這又來源于微瀾伙伴的推薦。
推薦語中這樣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將它引用在了正式的推送里
“不管是經由圖書到好的動畫電影…都可以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總之,孩子們的假期到了,雖然他們可能看不到我們的小紅書,如果有機會,也希望經由好的書籍讓圖書館的孩子們可以通達好的電影和動畫。”
書籍、電影和動畫,作為各具特點的媒介載體,同樣可以傳遞高質量的內容,只不過互聯網時代兒童電影與動畫相對于書籍顯得更加魚龍混雜

在《Hilda》中出現的所有神奇生物里,在第一集出場,又在最后收尾的角色,是一個沒有脖子,眼睛兩個孔,嘴巴一個樹洞,頭頂一片小樹葉,說話永遠不溫不火的木頭人。
木頭人有點像一個世外高人。
獨自一人住在森林里,也不知道他活了多久。
他總是在讀書,家里擺滿了書,還有很多唱片。
他家里甚至還有鋼琴和吉他,說明他不僅見多識廣,還是一個文藝的木頭人。
他似乎知道荒野里的一切。他了解巨人族的歷史,也會和小精靈打牌。(雖然總是在輸)
有一次,他和巨人打牌輸了

OMG,this is more than an animation. the first two episodes (obviously theme 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ural world)where they introduced both the Tiny People & the Giants really shows we human,our position in the nature can be prior (according to hilda's not-that-good attitude towards the tiny people at first...hilda's a good kid tho.)and we can also be overwhelmed by the uncontrollable natural force (according to hilda'compassion to the Giant and the fear to the troll)

希爾達 第一季:大師級奇幻片 長大成人后的我,愈加喜愛小孩子的道理——《HILDA》最喜歡的臺詞截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