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的天花板了,每一個人物都兩面兼具,能看到鮮活的個性。
Greta是被戰爭摧毀的玫瑰,代表著普通人的庸俗與夢想,出賣肉體為了給愛人尋找生命的通行證。
Charly是純真甚至無知的青年縮影,懷揣著愛國報國的理想,成為一名光榮的護士,可惜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再堅毅也只能被人當皮球般蹂躪。
William是故事的講述者,經歷了死亡的邊緣,明白了自己只是元首的棋子、工具,意義感的喪失后,他拋棄了中尉的頭銜,在烏克蘭小屋里歇息成為了一個”逃兵“。
Friedhelm是戰爭催人老的見證

“不管多么大的歷史,我都要用小人物去構筑,因為在他們身上,才能夠體現人生真正的風雪雨霜。”
——遲子建
德國戰爭劇《我們的父輩》,利用了三集的篇幅,為觀眾們構建了時空轉化中真實的戰爭場景。
故事聚焦到了五個小人物身上,用他們的成長變化,隱喻了戰爭的殘忍,呈現了人性的存廢。
每一集都短短只有一個半小時,總體4個半小時,但是足以寫實,撼動人心。
9.6分,沒有一分鐘浪費鏡頭。
01,
“我已經不能再哭,晨光如此可衰;
整個太陽都苦,整個月亮都壞。”
五個主人公,形象各異。

心中的戰爭片top1,如果合成四個半小時的電影也一定是我心中戰爭電影top1
極其喜歡以德國人視角的戰爭片
小心翼翼又深刻厚重
當你踏上戰場的時候,最美好的時光就結束了,因為現實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
果然,戰爭會把一個人最丑陋的一面展現出來
最善良的人變得冷酷
最堅定的人變得動搖
最熱血的人變得清醒
最動人的人變得凄涼
還有注定顛沛流離的人,但他活了下來
只要戰爭開始,所有人就變成了待宰的牲畜,沒有上帝,沒有希望,等待你的只有活著或死亡

第三遍看《我們的父輩》
“戰爭會將我們人性中最壞的一面展現出來。”
能看出德國很客觀的在拍這部片子,也是對這場戰爭有著真正的誠懇的悔意。
弗雷德海姆的死是警醒年輕人,戰爭是多么的殘酷,而不是他們口中所謂的“榮譽”。弟弟從一個熱愛文學的少年變成冷酷的殺人機器,卻仍沒有狠心殺死朋友,最終留在了遠東的大地上,再也沒能在柏林過圣誕節。
而格蕾塔最終也選擇了體面的死去,她看透了軍官的假面,與其幫助他做假證是一死,不如無悔于心的慷慨赴死。
游擊隊的隊長,戰地醫院的時候醫生

“我們的父輩”有時候我們其實是沒有選擇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