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新近的視頻修復技術,以及日漸成為共識的并肆無忌憚的BT分享,一些歐美國家千禧年之前的老片子,得以在最近以高清的姿態出現在各大網絡論壇中供大家下載,而這部拍于1990年的《白頭神探》就是其中之一。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影經歷,因為改編自該劇,并以類似的方式進入華語喜劇世界的大量片段已經早為人熟悉,但原片,喜劇模仿的始祖,直到今天才有緣相見。
首先是喜劇人物形象的模仿,在TVB95年出品的《樂壇插班生》里面,就出現有梅小惠扮演的陸其濂找一位“私家偵探”白頭神探來查對手的身世。
然后是喜劇道具的照搬,《白頭神探》里面有一幕,白頭神探被帶進科學實驗室,里面的科學家正在展現幾項新的發明,其中之一是“瑞士軍鞋”,一雙外表與普通皮鞋無異的皮鞋,鞋底部分卻可以整出諸如剪刀,指甲銼,水果刀等的工具,名符其實地把“瑞士軍刀”移植到普通皮鞋里面,記憶力好的觀眾相信很快就會想到在那部辛辣諷刺時事的《國產凌凌漆》中那位來自中國大陸公安的阿漆也有同樣類似的幾雙多功能皮鞋。如果說在《白頭神探》中

美國導演David Zucker的首部作品《空前絕後滿天飛》(Airplane!)成功以小博大,更為列入「百年最搞笑電影第二名」,聲名鵲起後,其拍攝的電影延續無厘頭風格,部分橋段更引來香港黃金一代喜劇導演如星爺模仿,被譽為星爺的「啟蒙老師」。
華人觀眾或許不太熟悉這位神探,但美國觀眾對《白頭神探》的熱愛化為出色的票房數字,驅使電影公司拍攝三部曲。第三集更換導演導致票房下滑,適逢近日Netflix將《白頭神探》第一、二集上架,若想感受一下荷里活式的無厘頭,或是對星爺電影鍾愛有佳

喜劇要比正劇更難寫更難拍,這是藝術界公認的一個事實。優秀的喜劇演員(或團隊)必須要對生活有細致的觀察,并將之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就算如此,能夠跨越種族、地域和文化差異逗笑所有人的喜劇,依然寥寥無幾。在我看來,《白頭神探》就是一部(或者三部)。
無厘頭喜劇作為一個亞類型,經過周星馳的發揚光大而為內地觀眾熟知。但這種電影風格其實(傳說中)誕生于大洋彼岸,(傳說中的)鼻祖《空前絕后滿天飛》至今仍頻繁出現于各類十佳喜劇的榜單上。在《空》中飾演醫生的“白頭神探”,在本片中延續和發展了這種風格。作為一個不正經和不靠譜的特工,擊斃敵人可以是漫不經心的,談個戀愛可以是雞飛狗跳的,女王也是可以隨意調侃的。電影劇情可以隨意糊弄,糊弄到隨隨便便擊敗反派,但逗你笑都是認真的,各種笑料也都是“可笑”的。這樣一部跨越文化和地域的喜劇,是真正做到了一部喜劇該做的事:搞笑。
何必那么一本正經,這世界有什么事是不能拿來惡搞一通的呢?

想到無厘頭喜劇,可能有很多人都會想到周星馳星爺吧?的確,星爺的很多電影都帶有無厘頭的風格,但這種風格在先前就已經有人駕輕就熟地表現出來了。其后的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喜劇都是借鑒參考了他的風格。
那么,他是誰呢?
這位無厘頭喜劇的鼻祖就是——萊斯利·尼爾森。
他曾被影評家羅杰·伊伯特(Roger Ebert)稱為“揶揄版勞倫斯·奧立弗”,演藝生涯長達60多年,一生總共出演了100多部影片,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影片則是他的白頭神探三部曲。
《白頭偵探》
這三部電影,前兩部是大衛·扎克執導

1, 西式無喱頭喜劇的扛鼎之作,谷德昭、李力持、劉鎮偉等一眾香港影人靈感之源泉。
2,男一萊斯利·尼爾森被稱為“揶揄版的勞倫斯·奧立弗”,外表倜儻舉止不羈,時而睿智時而短路,總能在大廈將傾之時化危機于無形。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對此片有著赤裸裸的致敬。
3,故事無須嚴謹,搞笑無處不在,細節考驗影迷,結局皆大歡喜,白頭神探是童年愉悅的記憶之一。
4,集儒雅與鬼馬于一身的尼爾森老爺子已于2010年駕鶴西去,高壽八十有四,他是向天堂傳播快樂的使者。

一部喜劇電影電視。整個劇情節奏激烈,演員表演較為夸張,但是具有很強的時代背景和政治諷刺意味。同時期的喜劇電影只有警察學院可以與之媲美。從劇情上看,本片依舊延續的是好萊塢警匪的老路,從喜劇效果上看,我認為他是憨豆先生的鼻祖。從整體的評價上看,無非是將隱藏在幕后的富商反派人物暴露出來。甚至還開了一次國際玩笑將英國女王調侃了,并且還宣傳了美國特有的棒球文化。一個邪惡的高科技產品,可以導致一個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此類產品應該可以實現,但在當時來說是一個極為瘋狂不可能的

【白頭神探】【老片復盤】看片一小時,快樂一整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