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了拍攝動物世界的紀錄片手法,僅靠剪輯配音就完成了一部電影,讓觀眾莫名其妙又身臨其境的聽懂海鷗給鯨魚大叔加油的吶喊聲。最震撼的一幕保留到電影最后一刻,不僅超越了了歐美矯揉造作的彩蛋模式,更是超脫東方含蓄內斂的特質,利用白描的方式,直接預告動物出擊2正在拍攝中……(……為原片自帶)。將本片賣給紀錄片制作部們,絕對可以一菜兩吃。只是有一個疑問,難道是怕動物說出什么大尺度的話,沒把時間背景選到又是一年交配的季節么?

馮小寧完全掌握了數字拍攝技術后創造出的大作,從戈達爾的拾得電影中獲取靈感,影片近三分之一畫面均為購買他人拍攝素材使用,并且是各種質量素材拼貼,毫不在意鏡頭之間分辨率和質量的差別,僅靠鏡頭敘事關系將自己拍攝素材和別處買的素材相互剪輯。同時在攝影上也足以見得數字化帶來的創新,比如機場還有海外街頭這種普通拍攝流程進行困難的地點,直接用手持穩定器加上手機拍攝,顯然是受到了肖恩貝克《橘色》的創作思路。結尾處有一個抒發情感和表現主題思想的段落

看電影名以為是動畫片的我本來準備換臺的,但想著也許不難看就停了一下,電影槽點還是很多的:一點不像新時代,孩子父母出差在外,孩子誰管呢?孩子連個電話手表都沒有,如果有是不是也能定位啥的,還能聯系家人;再有就是警局都收集到孩子有關Troy的事情,為什么不報給海洋管理人員,即便是未證實的,但船是真實存在的呀;直升機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現場,看到Troy的殘跡就返航了?你們就是這樣巡海的?!!!電影立意在于讓人類重視海洋環境問題,但劇情真的不怎么樣,非設定六歲孩子是唯一人類知情者

《動物出擊》:給“大小朋友”看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