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過王朔的原作,因此以下文字屬于對電影的片面評價,同樣沒讀過小說的同學可以對照。
名字
《一朵小紅花》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比起很多蹩腳的譯名,觀眾至少知道了電影里的一個重要道具。但張導似乎沒有刻意的把小紅花當成一條線來鏈接情節。在沒得到紅花時,方槍槍顯得不夠積極主動,他應該象個入黨積極分子一樣努力表現。雖然他說自己穿的衣服也及時的拉出大便來,可導演沒有給他足夠的鏡頭證明自己,張老師又怎么會相信?等到方槍槍發現紅花無望,卻沒有轉而仇視紅花,而是矛頭直指當權的張老師,是否顯得成人化了呢?
童真
片尾處看到參加演出的,是一所藝術幼兒園,于是我心里安慰。如果真的拉一群普通孩子被導演當木偶擺來弄去,導演難孩子也難,拍出來肯定更難看。這些孩子演員的表現,也許在多次NG之后已經純熟了很多。就像那個摔了跤爬起來繼續跑的鏡頭,如果多幾個,影片應該會更真實。
念頭
曾看過一部漫畫《搞笑魔嬰》,講的是一個黑社會轉世在一個小孩身上,保留了所有思想而卻沒有實現思想的身體,引發了一串笑話。那之后我就想

《看上去很美》張元的童夢情緣-------看《上去很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