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字面意義上暗無天日的生活離我們一點都不遙遠。可再生能源、素食、退耕還林都是非常好的可持續措施,但這就和減肥、戒煙等一切需要我們約束自己欲望的活動一樣,需要忍耐和決心,而且忍耐過程中的陣痛是每一個人都要承受的,不僅僅是那些攪動風云的人演講、投資、制定政策就能夠實現。
我們的發展被“更…”這樣的句式推到了如今的地步,快與慢、高與低、強與弱原本只是相生相成的概念,在一方被冠以“更”后,這種平衡就打破了,似乎另一方是我們應該拋棄的

如果說一個人一生之中只能做一件事,把這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每個人會怎么選擇呢?
當然,這只是點題,很少有人能夠專注的去奔赴一個目標,更少有人傾注一生為其奉獻。
而這個事情,這個紀錄片的老爺子做到了。
片頭以切爾諾貝利輻射事件開始點題,片尾同樣以這個事件當下的結局做結束,其中幾十年使其產生的變化,讓人驚訝不已又覺得神奇,最后又無奈又難受。
老爺子將其一生貢獻給無止盡的大自然探索,長期待機在各地游走的他目睹了地球的巨變

本片是由具有“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之稱的——大衛?愛登堡講述的自傳式的紀錄片。這位93歲的老人在20多歲時就開始走訪世界各大洲與大洋,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
他是親歷者。從上世紀30年代到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們的自然界經歷了怎樣的劇變,都被他用鏡頭記錄下來。鏡頭下的他由年輕氣盛到垂垂老矣,就如同那些死去的珊瑚礁、融化的南北極冰川、大片消失的熱帶雨林一樣,宣告著自然界的奄奄一息。
如果人類繼續這樣對待大自然

是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了這個紀錄片,四五年前我就不再對自然紀錄片感興趣,也分明知道看完這個紀錄片要宣泄多少積壓內心的情緒。
老爵爺,也就是大衛-愛登堡爵士,算是我童年的啟蒙者。在《人與自然》《動物世界》這些電視節目流行的年代,野生動植物占據著自己童年的精神世界,我也就記住了BBC,記住了有個慈祥的老爺爺魔法般穿行在這片廣袤土地的各個角落。自然紀錄片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自己幼年的心靈寄托,它是和亞馬遜,加拉帕戈斯,和馬達加斯加,加里曼丹,和塞倫蓋蒂,奧卡萬戈這些地名相關
關于世界末日的傳言,在讀高中或者更久以前,就已經聽到過,但印象最深的還是預言說2012年將會是世界末日。
當真的到了2012年時,什么也沒有發生。
但是隨著時間增長,人類數量急劇上升,人類用地面積的擴大,逐漸加大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最明顯的現象應該是所謂的“溫室效應”。
今年9月份在英國上映的一部紀錄片《大衛·愛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由一個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自然界的人來為我們講述這個星球上的生命的故事。”
01.
既然提及到這部紀錄片

《大衛·愛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口碑不衰的傳記片 老爺子說:“不需要絕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