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那是被我捧為神人的演員,逢演必看,《民兵葛二蛋》如是。
老早寫了篇罵中國這些狗才導演導的電視劇,永遠在幾個俗套劇情鉆不出來。要不說現在的編劇真好謀生。所有電視劇甭管傳不穿越,現代古代與否,三角戀,內亂,兄弟姐妹反目,這三個題材永遠生生不息。
一部劇要表達點什么玩意兒找點好的題材,用點心,弄出個花花,不要天天是這么玩意兒還好意思笑韓國人的都是吃泡菜都能得癌癥的劇情。
這樣一部粗制濫造的劇是怎么得到8星的,原因無非兩出。一則不要臉干不要臉事情,找水軍刷唄;二則所謂公知太多,為什么啊,因為他們總非要逼著王晶拍出一部文藝片一樣。
劇情前一集真心是忍著看完,完全沒有看頭,還是那句話,王母娘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屁還沒放完就開始人生大道義,唾沫還沒落地,這頭又開始血海深仇,不知道的兄妹仨人從此相依為命,闖入江湖,必定殺他個天翻地覆也要給家鄉人民報仇,我們俗稱:屌絲の逆襲。
茲要是這高虎當了二鬼子,劇情引線甭猜了,三大題材其一:兄弟反目,最后屌絲逆襲成功,功德圓滿。劇情到這是真不想看下去

看了其他人的評論,一些評論在同情麥子,說麥子救了二蛋很多次,不然二蛋活不到最后,早在塔家村就被自警隊打死了。的確是這樣,但是為什么麥子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妻子兄弟手下都離開他,而二蛋從人見人躲的痞子成長為民兵領袖,被同志信任、并獲得愛情,從智商上看,麥子不比二蛋笨,在小街鎮那個被稱為狼窩的地方,和查五、日本人不斷的沖突斡旋并獲取到更多的資源,可以說是整天在刀尖上過日子,所以麥子一點都不比二蛋取得的成就差。差別在于情商上!秀玲說過,二蛋是生活在白天里的人,而麥子是生活在黑夜里的人。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二蛋有很大的利他的價值觀,他做得很多事情是在幫助別人和組織,比如他為了兄弟放棄秀玲的愛,撮合寡婦和村長在一起,把合作社的東西分給兄弟們又通過打鬼子填補了合作社的損失,這是其一;他的性格直來直去,喜歡的不喜歡的界限明確,按照想的說按照說的做,大家能看得透,不用過多設防,所以更愿意和他在一起,這是其二;麥子孤兒的成長經歷決定他缺少安全感,價值觀更傾向于利己。在小街鎮這個狼窩里

有人說這部抗戰戲劇其實是抗戰版射雕,我很認同這種比較,但我認為民兵葛二蛋這部劇刻畫人性更細膩。射雕反映的格局比較小,民族矛盾而已;而葛二蛋反映的格局比較大,國仇、家恨、命運、權力、良知等等。必須承認,這部劇最成功的兩個角色就是葛二蛋和麥子。而麥子這個角色絕對經典。
看完這部劇之后,一下子找到了看《潛伏》時的那種感覺,每一個人看這部電視劇,似乎不是在看上世紀抗戰年代的他人,而是在看自己。當然,我們不能太苛刻結尾,結尾都必須是這樣的,在大陸這個沒辦法,何況結尾并不壞。
黃渤貢獻了自己從影以來最精彩的演出,必須得說,之前黃渤的一系列電影塑造的角色都過于概念化,或者只能說是一個喜劇類型而已,但這部劇的存在,讓黃渤一下子豐滿起來了,立體化了。這好像就是我們民族在抗戰時期真實存在過的人。特別是黃渤和他爹、和高虎對峙的那兩場戲,太棒了。淋漓盡致。
高虎貢獻了一個讓人萬千惋惜但又讓人萬千感慨、思索的角色。這個角色從平面到立體、到合理、到讓人同情、到讓人憤怒、最終走向毀滅

【民兵葛二蛋】比較喜歡麥子、張耀祖,絕對的不喜歡二蛋,正兒八經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