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子是一部出色的群戲,Spike Lee控制群像的能力絲毫不遜于Robert Altman。且每個片斷都獨立成章、親切幽默,如同優秀的短篇小說連作。更可貴的是整體感覺毫不松散,如此多的人物、場景,都是用同一種情緒串聯在一起的。一整條街道的風貌就好像一個角色一般,這個角色就是Spike Lee扮演的,既是導演,又是主演,真的是屬于他自己的電影。
看美國的獨立電影總是有驚喜,因為這些導演有鮮明的作者感覺,能夠去掉四平八穩的學院習氣。黑人導演的電影沒有新英格蘭人那么掉書袋,沒有揚基佬那種自己找抽的雅痞感

文/caesarphoenix
1.影片構圖角度、取景景別都很特別,經常有傾斜式的構圖和對人物對話表情的特寫。同時還運用了很多跳切,整體剪輯節奏也比較快,加上大量的搖滾音樂以及不間歇的臟話,共同制造了炎熱、焦躁、沖動、火氣大、不理性的氛圍。
2.人物塑造、組合都非常成功,比如那三個不停說閑話的人,和劇情沒有直接關系,但對影片整體氛圍的形成卻大有助益。看似松散的人物設置,卻都有恰到好處的安排,敘事上非常純熟。
3.影片很搖滾又帶點歌舞劇式的夸張,反映的主題卻很現實。
“本來無事”的悲劇反映了深厚的文化隔閡,而這種隔閡卻又是人為加強和界定的。過于粗暴的行為和語言(臟話)會將小事(隔閡)放大,本來可以互相理解的人們僅因為細枝末節就大打出手,聯系與溝通變成不可能。
心平氣和,真的是知易行難。說臟話好像是真誠做人的表現,但拒絕表演一個文明人,就拒絕了和解、共生和明天的朝陽。
簡單記錄下自己的感受,波德維爾的《電影藝術》在電影評論的章節對這部影片有專門分析。
PS:在看關于拍攝的紀錄片,原來的臺詞結尾里(批薩店燒毀后

被斯派克·李敏銳的洞察力和概括力震驚了。
黑人/種族問題能這么一針見血地通過短短120分鐘的電影表達清楚,確實很棒,無論是主題、劇本還是風格形式都十分優秀,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講述紐約一個黑人街區的故事,其中大部分居民是黑人,還有少部分拉美裔、亞裔和意大利裔,故事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個別黑人和開披薩店的意大利人之間的矛盾,僅僅是因為一位黑人被不允許在店里放音響、另一位黑人看到披薩店滿墻的意大利名人照片而憤懣,引發了故事最后的悲劇——前者在騷亂中被白人警察掐死

《為所應為》說神作毫不過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378.html